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5-07-28
    7月24日—26日,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论坛暨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70家理事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商语言教育合作与文明互鉴。天外副校长朱鹏霄教授代表学校出席系列活动。在论坛期间举行的联盟理事会上,天外成功当选为联盟21家常务理事单位之一(海外7家,国内14家)。这为我校深度参与国际语言教育治理、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在“Z世代对话校长”圆桌对话环节,朱鹏霄紧扣时代脉搏,围绕Z世代学习需求变革与人工智能(AI)带来的教育重塑,介绍了我校聚焦国家急需领域打造“外语 + X”复合培养生态、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等育人理念,指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AI无法替代的关键能力,即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价值引领与健全人格、终身学习与快速适应力、卓越的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能力。天外将以此次当选“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为新起点,持续秉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初心,充分发挥常务理事单位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前沿教育模式,为促进国际语言教育合作、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
  • 2025-07-28
    近日,来自天外国际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动画专业的陆漂、张冬婷、胡悦、魏昊天、余文华、鲜季娟六位同学联袂创作的作品《津彩哪吒·古韵新潮》,在2025天津旅游集团哪吒文化创意大赛中获得最佳创意奖。该作品凭借独特的艺术设计视角与深刻的文化内涵,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的卓越创造力与昂扬精神风貌。《津彩哪吒·古韵新潮》以“哪吒”这一经典文化形象为核心载体,巧妙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理念的深度融合。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人物轮廓,用富有张力的形象设计传递情感,更别出心裁地将甲骨文“津”字融入其中,让作品既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不仅蕴含着对自我命运的深度思索,更传递出“坚守正义、勇于担当、不惧偏见”的积极人生态度,充分彰显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指导教师郑璐璐表示:“这份荣誉是同学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创作期间,他们反复打磨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以古鉴今,展现出对文化创作的极高热情与出众才华。哪吒身上‘坚守正义、不畏困难’的精神内核,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所秉持的态度高度契合。这组作品不仅实现了艺术设计表达上的突破,更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浓墨重
  • 2025-07-26
    近日,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我校日语教师李玥凭借出色的表现,在日语专业组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本次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聚力创新 分类卓越”为主题。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50余位日语教师参与其中,经过复赛选拔,38位教师晋级全国总决赛。本届大赛全程线上直播,超1.5万人次在线观摩。我校李玥老师一路过关斩将,凭借新颖的教学视角、鲜活的课堂活动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在现场说课、教学展示、互动问答三个环节中展现出扎实的教学水平与深厚的专业素养,最终赢得了评审团的高度认可,摘得桂冠。李玥老师此次获奖,不仅是其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我校长期以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成果。我校始终将教师培养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通过搭建各类教学交流平台、组织教学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与高水平教学竞赛等方式,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助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能力。今后,我校
  • 2025-07-24
    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举行前夕,7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蕾,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学院副院长扎伊尼金·库尔曼诺夫,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兰花奖秘书处秘书长陈实出席会议。本次对话活动还设置了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多元影像交流三个分论坛。上合组织国家相关专家学者、青年代表等聚焦“驱动绿色发展 共续上合生态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明珠 共绘上合灿烂文明”“聚焦多彩光影 共筑上合未来图景”三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我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受邀参加了开幕式及相关论坛。活动中,我校留学生代表埃及徐昊阳同学和吉尔吉斯斯坦祝晴湖同学与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8名代表共同发布了“共护文明·上合青年在行动”天津倡议。徐昊阳同学作为青年代表接受了相关媒体采访。此外,我校英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传媒学院的60余名师生代表也全程参与了相关论坛。此次参会,让我校师生领略到了不同国家和
  • 2025-07-2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天津市总工会、天津市教育工会“夏送凉爽”工作的精神,切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送上组织关怀,天外开展“夏送凉爽”暑期慰问活动。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长李迎迎带队慰问暑期坚守户外高温作业和昼夜值守、在岗加班的教职工,向大家送上防暑降温的物资和学校的问候。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程国毅,副校长朱鹏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活动。校领导先后深入两校区教学楼、招生办公室、国际交流中心、施工现场和学生宿舍等岗位,与站岗执勤、巡逻防控的保卫人员、暑期接待学访团组、各项工程的管理人员、宿舍调整的学工人员以及坚守各岗位的教职员工亲切交流,对他们在高温天气下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精神表示肯定与感谢。周红蕾指出,今年暑假学校承接重要外事活动服务保障等重要任务多、国际交流项目多、提升改进学校办学环境的工程多、保障安全稳定的任务重,叮嘱大家在保障工作的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做好防暑降温,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并鼓励大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做好防火、防洪、防汛排查,确保假期校园安全稳定。此次活动不仅为坚守在一线的教
  • 2025-07-23
    7 月 7 日至 19 日,天外迎来36 名阿塞拜疆青年,正式开启为期两周的“丝路同行”研学之旅。学院提前组建工作专班,统筹课程设计、线路踩点、师资配备与保障;阿塞拜疆师生带着好奇与热情远道而来,双方在欢迎仪式上共同按下启动键,为中阿青年交流写下新的序章。在津期间,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镜头记录当下。清晨的五大道静谧悠长,红砖藤蔓在朝阳下泛着柔光,大家轻触墙面,仿佛触摸百年前的中西商旅脉搏;午后走进民园广场,复古拱门与草坪音乐会让“老天津”的摩登余韵扑面而来;夜幕降临,海河游船缓缓前行,两岸灯光倒映水面,古建筑与摩天楼并肩而立,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叹,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在天津动物园,大熊猫懒洋洋地啃着竹子,金丝猴灵巧地跳跃,同学们第一次近距离观赏“中国国宝”,听保育员讲述濒危物种保护故事;转至北疆博物院,猛犸象化石与恐龙骨架让他们在亿万年时光中穿梭;走进滨海图书馆,波浪形书架与数字阅读仓带来未来感,感受科技让文明焕发的崭新魅力。传统文化工坊由学院教师与校外名家联合授课,书法、国画、太极三大板块依次展开。同学们提笔写下端庄的“福”字,又在宣纸上点染翠竹与熊猫;晨光中,他
  • 2025-07-22
    近日,天外国际传媒学院院长马兰州、副院长李楠、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洪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保送研究生郭紫萱受邀参与天津新闻广播“HI天津”节目录制,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前沿议题展开分享。师生们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与实践经验,多维度探讨了非遗“出海”的创新路径,展现学校在助力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节目中,师生们聚焦“多语种数字平台搭建”,阐述了如何以语言为纽带打破文化隔阂,让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天津本土非遗项目的故事在国际语境中精准传递;结合“AI技术赋能”实践,分享了数字媒体艺术如何激活传统非遗的当代活力,通过技术手段增强国际受众的体验感与共鸣;从学术研究层面,解析了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为国际传播提供理论支撑;青年学生代表则以影像创作为例,展现了年轻一代用创新视角诠释非遗之美、助力文化传播的鲜活实践。此次天外师生亮相“HI天津”节目,既是对我校在非遗国际传播领域探索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彰显了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责任担当。未来,我校将持续深耕多语种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推动更多非遗瑰宝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贡献天外
  • 2025-07-20
    青春赴疆砺初心,同心筑梦启新程。近日,天津外国语大学赴疆实习支教团的32名师生满怀热忱,齐聚天津师范大学,开启了为期8天的天津市第十五批大学生赴新疆和田实习支教团岗前培训之旅。盛夏的校园绿意盎然、赤日炎炎,酷暑中映衬出学子们投身边疆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坚定决心。培训篇:分班授课知识详尽在开班仪式上,培训中心的负责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期培训安排与要求,从分班授课的详细部署到学员们衣食住行的细致安排,尽显耐心、全面、周到,感动着参加培训的9所高校的师生们。在8天的培训课堂中,学员们分别在劝学楼的A、B、C座、大报告厅和中报告厅学习赴新疆实习支教的知识与技能,所学课程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和礼仪、教学设计与实施、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心理特征、班级管理等等。在60多个学时中,学员们认真听讲,专心做笔记,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展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交流篇:分享心得展现风采培训期间,培训中心举办了医疗急救知识讲座、支教团师生经验分享会、模拟授课交流展示活动、爱国主义电影观影活动等。天外赴疆实习支教团开展了团内交流会,大家围坐一堂,畅谈培训的收获与感动,分享不同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启迪,诉说着对即将踏上
  • 2025-07-17
    为推动作风建设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全面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突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学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凝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7月14日至16日,学校在市委党校蓟州校区举办2025年“聚力竞进”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班暨辅导员赋能计划培训班,近6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专职辅导员参加培训。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胡志刚指出,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全体学员要坚持勤学求是,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要聚焦融合发展,着力构筑善作善成的坚强堡垒;要淬炼党性修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此次培训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专题讲座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为重点,突出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高校思政工作研究,与高校党建工作实践探索相融合,进一步丰富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分组研讨环节聚焦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主题,
  • 2025-07-17
    近日,我校申报的“AI赋能大学英语全技能、多模态、个性化育人新生态”获批天津市第二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此次案例获批是通识教育学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的又一次努力创新,是践行AI赋能外语教育的持续行动。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外语教育的理念、生态与范式。通识教育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构建集学生、教师、教材和AI相融的全新育人生态,切实应用AI深度赋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学生发展、教材建设各要素。在创新育人生态中,教学过程整合、协调多平台人工智能特点,中介资源呈现多模态特征,覆盖听、说、读、写语言全技能提升;真实语境模拟创建促进学生连接外部实践与内部课堂,优化英语学习过程,助力语言技能转化为语言能力;AI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精准把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平台的学习数据来分析、诊断学生的行为和需求,为学生推荐个性化内容、提供及时个性化反馈指导,从而创建全新的AI赋能大学英语全技能、多模态、个性化的育人生态。 天外依托此应用场景,开展了第二期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创新实战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