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0年度,我校共获批6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4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精神,即日起,我们将推介2020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名称:新时代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中译外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A201006801
项目主持人:
陈法春,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级教学名师,英语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市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项目介绍
一、研究思路
以培养可靠的“四为”中译外专业人才为目标,以我校英语学院、日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学院四个教学单位为基础,统筹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全面梳理外语类专业课程教材,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汇总出专业教学材料中蕴含或者可供比较的思政教育元素,汇编成册供教师融入教案;建立起专业教师思政学习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使专业课教学紧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和中央的最新精神,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思政的“点睛之语”;选用并组织相关教师编写“融盐于水”般思政教育教材,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各卷外文版的相关内容纳入教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构建我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修订培养方案,研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将开展思政教育的要求、内容和效果纳入大纲、课程考核内容、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奖惩机制。
二、研究内容
外语类专业各课程现行教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评价指标、专业培养方案、外语类专业教师思政培养机制等。
结合外语类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入挖掘提炼外语类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在外语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深入梳理外语类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自然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宪法法治、党史国史、党政文献、国情时事、翻译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内容以目标语纳入专业课程教学。
发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我校设立的“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的作用,指导学生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实践。
三、研究重点
在外国人创作或撰写的教学材料中,自然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
四、主要创新点
做实以中译外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助力中译外人才思想和语言双重中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