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应邀为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共126人进行了题为“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重塑”的线上讲座。该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行玉华副教授主持。
姜丽萍多年来一直从事汉语教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与教材等,在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中都有突出成就,先后出版《对外汉语教学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怎么教外国人汉语》等论著9部;主编《HSK标准教程》系列、《体验汉语教程》系列、《魅力汉语》系列等教材6套;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次受邀赴美国、日本、泰国、荷兰、古巴等国家和港澳等地区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
姜丽萍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汉语师资的培训和培养。她通过《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国际汉语通用课程大纲》三本纲领性文件对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描述,用丰富的例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指出在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以及新文科背景的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效果都发生了转变,信息技术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无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应具有知识的跨学科性,能力的综合性以及发展的自我规划性。
行玉华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对主讲嘉宾生动的讲解表示感谢,并鼓励在座的师生将今天的收获应用到实践中。同学们针对讲座内容与姜丽萍线上互动交流,姜丽萍逐一进行了解答。
此次讲座内容深刻而充实,使师生对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重塑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质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师生纷纷表示,作为未来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日后的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将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汉语教学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