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5-07-2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分赴贵州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两个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本次研修通过“理论+实践”的立体化培养模式,以专题讲座夯实理论基础,以现场教学强化实践认知,以专题研讨促进思想碰撞,全方位提升了我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在研修活动中,思政课教师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实景实物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3820”战略工程成就展、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新时代实践教学点,我校思政课教师切身感受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生动实践。通过重走红军长征路线、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沉浸式体验,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新学期讲好思政课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素材。研修期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强化党员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学院党支部精心策划开展了一场以“重温红
  • 2025-07-18
    7月15日,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暑期夏令营在天外正式开营。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倩,俄方带队教师何欣怡,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戈屹以及20余名学员参加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来自俄罗斯的29名师生观看了学校宣传片,了解了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天外的开放包容。孙倩对远道而来的师生致以亲切问候和热烈欢迎,在天津最火热的季节开班,象征着天外师生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大家。孙倩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深入探索校园,爱上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希望大家能够利用此次夏令营机会提高语言水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今后成为中俄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戈屹表示,随着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国际教育学院也根据同学们的汉语水平精心打磨课程和教学设计,旨在让大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爱上中国,不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天外书写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何欣怡说,天外就是留学生们在中国的“家”,希望通过此次暑期项目促进中俄两国学生间的友谊。她鼓励同学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不仅学习语言,更要体验中国文化、结交中国朋友,展现俄罗斯学生的风采,将美好的情感和知识带回俄罗斯。希望学员们可以在天外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收获知识
  • 2025-07-17
    为进一步丰富大别山区中小学生暑期生活,拓宽学习视野,7月12日,天外国际商学院“大别山长青计划”实践团一行12人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水吼镇割肚学校支教。针对不同学龄段的中小学生们,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四大板块的课程,通过多元化课程和特色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成长。前期筹备:精心打磨,只为相遇实践团赴割肚学校前两周,全力投入准备工作。实践团悉心设计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主题教育的德育教案,精挑细选适合不同年级的英语口语、趣味数学、语文素养、科学实验、人文地理等智育类教具,规划体育游戏、活动项目,筹备手工绘画、音乐律动等美育课程素材,反复研讨、打磨细节,力求用最充分的准备奔赴支教课堂。初遇校园:领导关怀,锚定方向7月13日,实践团抵达割肚学校,学校校长程胜利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实践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7月15日,潜山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韩承怡来到割肚学校,对实践团师生表达感谢,并寄语实践团力争实现助力山区学生成长与自身素质提升的“双赢”。教学开展:五育交响,点亮课堂每天清晨,实践团成员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入校。实践团以
  • 2025-07-16
    近日,天外举行俄罗斯萨马拉国家研究型大学汉语研修暑期夏令营结营仪式,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付美艳,俄方带队教师科罗布科娃、米哈伊洛娃、列夫琴科,俄语系师生及俄方营员50余人参加活动。付美艳表示,非常高兴大家在中国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提升了汉语水平,体验了中华文化,收获了两国友谊。俄方带队教师科罗布科娃、米哈伊洛娃对我校俄语系师生精心准备的课程、全面的贴心陪伴表示感谢。紧接着,师生们一同观看了中外师生准备的精彩节目,现场气氛温馨热烈。为鼓励同学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本次项目特别设置了“优秀营员”奖项。经过前期评选,共有34位学员荣获“优秀营员”称号。结营仪式上,中方授课教师为大家颁发证书。本次汉语研修暑期夏令营是我校面向斯拉夫国家汉语学习者开展的汉语培训项目,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多语种传播优势,为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服务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互鉴作出积极努力。(通讯员/袁嘉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杨颖)(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
  • 2025-07-14
    近日,来自俄罗斯、阿塞拜疆、韩国、泰国、老挝等国家的200余名国际学生齐聚天外,共同开启一场汉语研修与文化交流夏令营之旅。此次活动由国际教育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学院承办,学员分别来自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俄罗斯萨马拉国家研究型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韩国淑明女子大学、韩国白石艺术大学,以及俄罗斯、阿塞拜疆、老挝当地中文教学学校。本次夏令营以汉语研修及中国文化体验为核心。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不仅为学生量身定制汉语课程,还安排了书法、剪纸、中国绘画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及中国民间艺术的神奇魅力。夏令营期间,国际学生还将参观天津及北京的著名景点,深入了解京津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此次百人来华夏令营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优质平台。这是学校推进“留学天外”品牌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学校与各国教育机构合作交流的重要契机。通过此次活动,学校积极融入上合组织峰会所倡导的国际合作理念,以教育交流为纽带,为各国青年学生搭建起一座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校将与合作院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未来
  • 2025-07-13
    近日,天外国际教育学院举行韩国白石艺术大学夏令营团组欢迎仪式,正式开启中韩青年艺术文化交流的精彩篇章。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代秀敏主持仪式,任课教师、志愿者及代表团学生参加欢迎仪式。与会师生共同观看了《留学天津》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宣传片》,领略天津的独特魅力与现代活力,了解天外的教学环境、国际化氛围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代秀敏在致辞中对白石艺术大学学生远道而来表示欢迎。她介绍了天外的办学特色和国际教育交流成果,并讲解了在华期间的学习安排、生活指南及安全注意事项。希望韩国青年学子能充分利用此次机会,深入体验中国文化,感受天津的城市脉搏,并与中国师生建立真挚友谊,期待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增进理解。此次白石艺术大学夏令营团组的来访,是学院拓展与韩国高水平艺术院校合作的重要成果。学院将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精心组织语言学习、文化考察与艺术体验活动,确保夏令营圆满成功,为促进中韩青年相互了解、深化两国人文艺术交流贡献积极力量。(通讯员/代秀敏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孙倩)(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
  • 2025-07-11
    7月8日,由天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夏令营正式开营,开营仪式在大江厅举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教师王晨主持,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代秀敏,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副主任邬波,俄方带队教师让娜·谢尔盖夫娜和安娜•谢尔盖夫娜,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任课教师及30余名俄罗斯营员参与了此次活动。开营仪式上,俄罗斯师生共同观看了天外宣传片,通过镜头全方位感受了留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日常与生活点滴,直观领略了天外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与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邬波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俄罗斯师生致以诚挚问候与热烈欢迎。她表示,夏令营是中俄青年深化语言交流、增进文化理解的重要平台,希望营员们能借助此次机会提升汉语水平,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成为连接中俄两国的友好使者,为双边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俄方带队教师让娜·谢尔盖夫娜和安娜•谢尔盖夫娜先后发言,对中方的热情接待与精心筹备表示感谢。她们嘱咐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希望他们在此次研修中,不仅要收获汉语知识,更要结交真挚友谊,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带回俄罗斯,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民间纽带。俄语系学生车雨杭同学演唱
  • 2025-07-09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外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汉语桥”线下短期团组——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暑期夏令营圆满落幕。闭营仪式上,中外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回味这段满载收获与情谊的文化之旅。为期两周以《西游记》文学为主题的文化探访活动,为哥伦比亚青年们打开了感知中国的窗口。学员们徜徉于古文化街的青石板路,流连于特色店铺之间。指尖抚过“杨柳青”年画中的西游记形象,惊叹于“泥人张”彩塑的美猴王风采;夜幕下,学员们乘船夜游海河,“快看!天津之眼!”学员们想起文化课上杨老师讲到的天津运河文化中的三岔河口,纷纷举起手机——一张张年轻的笑脸与津门地标同框,定格下这座城市最迷人的夜色。从天津沿着运河南下,来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会城市淮安。参观吴承恩故居,沿着里运河文化长廊坐上运河游船,两岸的风景将西游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巧妙融合。与淮安作别时,很多学生都询问老师如何能买到西语版的《西游记》原著,想带回国阅读学习。回到津城后,学员们去到了茶馆品茗,详细了解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在包饺子、煎饼果子制作现场,学员们虽动作生疏,但当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时,
  • 2025-07-03
    近日,俄罗斯萨马拉国家研究型大学汉语研修暑期夏令营正式开营。开营仪式在莎翁厅举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付美艳,俄方带队教师科罗布科娃、米哈伊洛娃、列夫琴科,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任课教师以及30余名营员参加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来自俄罗斯的34名师生共同观看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宣传片,全方位了解了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天外开放包容的形象。付美艳对远道而来的师生致以问候和热烈欢迎。她向学员们介绍了天外的发展历程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能够利用此次夏令营机会提高语言水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未来成为中俄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外方带队老师科罗布科娃、米哈伊洛娃和列夫琴科分别发言,她们衷心感谢我校为此次夏令营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师生团队的辛勤付出,希望学员们可以在天外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收获知识与友谊。俄语系卢怡宁同学用中俄双语演唱了歌曲《红梅花儿开》和《茉莉花》,既展现了天外学子的专业风采,也让俄罗斯友人通过艺术形式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授课教师孙锐详细介绍了此次夏令营的日程安排,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老师们将根据汉语水平分班授课,课程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系统的汉语课程及HS
  • 2025-07-02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国际传媒学院党委于6月25日组织师生党员代表近50人赴天津张园革命旧址,以沉浸式学习体验开展“寻根红色记忆以史为鉴淬作风”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奠基岁月》《张园往事》主题展览,在红色地标中追寻“作风密码”,在时空对话中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 《奠基岁月》主题展览分为解放天津、接管天津、建立巩固人民政权、建设天津、加强党的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共六个部分,通过照片、文字、视频与现场解读,生动还原了1949—1956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天津从筚路蓝缕到开启城市建设新征程的光辉岁月。通过大量的人物图片与实物,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天津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光辉成就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初期的作风建设实践。《张园往事》展厅生动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见证了近代天津的重要历史事件。 面对鲜红的党旗,学院党委书记李鲁宁带领师生党员庄严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宣誓声在见证过历史风云的廊柱间回荡,与展厅内“奠基岁月”的主题标语形成强烈共鸣。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师生党员对张园承载的厚重党史故事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对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