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百年】我校党员干部教师收看并热议“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6-30 阅读量:3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获奖者的先进事迹在我校广大党员干部教师中引发强烈反响。

离退休老党员代表顾永真说,有幸见证在建党百年之际党内最高荣誉的授予仪式,心情非常激动。回顾百年历程,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戮力同心、百折不挠,或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献出宝贵生命;或攻艰破难,改革创业,铸造辉煌成就,他们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以共产党员的先锋姿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影响带动一批老同志,立足自身特长,为立德树人和学校发展献智出力。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活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样子!

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网信办主任郭太说,颁授仪式现场隆重热烈,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七一勋章”获得者是全国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是全党的学习榜样。作为一名党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本职岗位上,在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建设中不懈奋斗,再创佳绩。

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韩芳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信念。今天的表彰会上,一位位先进人物,一段段拼搏故事,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时代缩影。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正如总书记讲话中所说:“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学院党委今后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把牢政治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同时,着力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多语种翻译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做好中国声音的世界表达。

日语学院院长朱鹏霄教授说,历史的画卷在前赴后继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中书写。“七一勋章”获得者以革命者的姿态和赶考者的状态,很好地回答了时代的考卷,“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榜样激励人心,旗帜引领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立足本岗实际,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做细做好服务师生上勇担当,在砥砺奋斗潜心育人上践初心,努力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安娜说,秉初心忆峥嵘,尽展百年风华。今天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不惧病魔、育人不倦的张桂梅,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周永开,边境线上的“活界碑”魏德友等一批优秀党员被授予永载史册的世纪勋章。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奋斗者,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犹未老,世纪正青春”。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努力做好服务师生的“勤务员”,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用“辛苦指数”提升“满意指数”,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不懈奋斗!

国际教育学院侯颖副教授说,全程观看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心情无比激动,感动伴随始终。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七一勋章”首次颁授给了29位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征程,做出杰出贡献,建立卓越功勋,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功勋党员,实至名归,致敬英雄!我们的护卫队以国家最高礼仪护送这些白发苍苍的“七一功勋”获得者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看着总书记亲切地握紧功勋们的手,特别是听到张桂梅校长用无比赤诚的心坦言“我把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切身感受到了张校长对党的至深情感。他们是我们每一位普通党员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把“中国共产党员”当做至高荣誉,把为党为人民工作奉献看作一生无悔的至坚信念。祝福我们的党青春永驻,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国际传媒学院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杜树标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党中央隆重表彰“七一勋章”获得者,向他们授予党内最高荣誉,是对他们的事迹和精神的高度肯定。他们都是国家事业各条战线中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我们每位共产党员都应当向他们看齐。作为学生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我们要将个人理想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勤恳耕耘,充分发挥党团引领作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敢于在本职工作中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坚持不懈,付诸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生动实践,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