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守信念 奋发有为践使命
英语学院党务秘书赵元元
赵元元,女,英语学院团委副书记、传媒系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自2013年起至今兼任学院党务秘书,曾荣获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天津外国语大学“迎七一 创先争优”优秀党务工作者、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工先锋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4项。工作10年来,她立足本岗,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一、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赵元元深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一直把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党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参加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学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学院每周理论集中学习等,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巩固党务知识,做到真学、真会、真用。
除了自己学,她还带动身边师生党员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理论素养、提升学习效果:多次组织师生党员赴冉庄、红旗渠、周邓纪念馆、天津历史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之基;疫情期间,牵头全院学生开展“党员讲战‘疫’故事”活动,每位党员亲自搜集素材、制作视频、讲述抗疫党员的先进事迹,于党支部、团支部微信群交流,学生们在自我感动及感动他人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党团活动室设立“理论学习加油站”,将党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理论知识的重点内容标注,积极分子每周固定时间前往学习,每次结束接受考核,督促积极分子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她还利用新媒体,策划开展“百名党员百日读党史经典”活动,师生党员共同朗读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章节,并录制成音频,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使广大师生党员充分利用上下班、课余等碎片化时间倾听,多渠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二、落实责任担当,业务精益求精
英语学院党委共20个党支部、近400名师生党员,体量大、任务重,两任专职组织员先后离职,对学院整体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影响。连续两次,她二话不说、勇挑重担,在干好辅导员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天都加班加点,还经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到校工作,甚至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展,两次将孩子眼部全麻手术延期至暑假进行。在市教委学前处挂职的半年期间,她更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统筹完成了学前处、学院团学及学院党务三方的工作,获得多方一致好评。
面对学院繁重的党务工作,她无惧困难,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提升工作效率。在院党委指导下,坚持“1+2+3”工作模式:一党校,组织各类党课21期,2000余人次参与,策划开展演讲比赛、实践活动32场;两支部,打造“朋辈教育”品牌,党支部定点对接新生团支部,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团员,从思想、学业、生活方面朋辈引领;三支队伍,由学生党支部书记组成“骨干力量”、由全体教师党员组成“主力军”、由高年级党员组成“生力军”,合力共举促进党员培养,5年共完成学生党员发展、转正材料审核1161人次。她落实学院“抓制度促党建”的一贯做法,起草拟定学院制度文件40余项,促进党务工作有序开展。2021年,她策划组织“我身边的红色印记”“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提升党员教育培养效果,献礼建党百年。她注重工作思考总结,作为第二作者参与课题《关于普通高校二级党组织指导基层党支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研究》,获2017年天津市组织工作调研成果三等奖。
三、坚持群众路线,践行初心使命
除担任学院兼职党务秘书,她还是20余名学生的党支部书记、200余名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支部工作中,她认真组织 “三会一课”,与每一名党员谈心谈话。通过谈话,她了解到支部几名大四党员对于毕业去向十分迷茫,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特别严峻,她一方面与这几名党员逐个交流,了解他们的就业想法、岗位选择;另一方面,主动邀请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党员开展经验分享,同时还在校招会调查招聘企业的招聘需求,多管齐下,助力学生就业,让 “党建+就业”切实落地,真正为学生“办实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她深耕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喜闻乐见、符合时代青年特征的方式,加强对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业导航、生活解惑,坚持“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实现与学生“一对一”谈话全覆盖,累计走访宿舍六千余间、开展主题班会300余场,化解危机事件8起。十年来寒暑春秋,操场上的漫步、食堂里的“约会”、宿舍里的长谈,军训中的守护、困难时的援手,她用爱心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严厉不讲情面的“赵导”,到暖心千余名学生的“元儿姐”,变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孜孜以求的初心。
敬业所以真诚,专业所以出色,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赵元元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用十年的奋力拼搏与辛勤汗水,换来了师生的口碑与信赖,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