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力同向行 共进共勉共担当
亚非语学院党总支
亚非语学院中蒙研究中心成立
亚非语学院翻译突击队员在一线和线上志愿服务
亚非语学院党总支紧紧抓住学院多语种的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领全体师生同心同力同向行,共进共勉共担当,推动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一、全面从严治党,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
学院党总支不断强化党建的主业意识,切实明确管党治党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签订责任书,促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编制《党支部书记培训大纲》,培训支部书记,以《基层党支部手册》为抓手,每月督导“三会一课”的落实情况。开展师德师风和廉政警示教育,举办“廉洁从教,弘德育人”主题讲座,讲授专题廉政党课,每月专题研判意识形态,领导班子定期深入课堂,对各学科专业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实行逐级审核,严把政治关。阿语系教工党支部近5年获评“党建示范点”2次,学生党支部连续2年获评校级“十佳学生党支部”,小语种教工联合党支部获评2018-2019年度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
学院聚焦学生思想引领,开展“信仰领航”工程,得到天津电视台的报道,从副书记到辅导员,逐一与新生进行全覆盖谈心谈话,新生入党申请人比例达到80%。
二、服务“一带一路”,扛起攻坚克难“担当旗”
学院党总支带领全体教师员工,多措并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非通用语专业15个,特别是响应天津市发展需要,成立蒙古语专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突破性发展。学院以“译”为翼,在“疫”线书写担当,在接到紧急工作任务后,无论是刚刚新婚的年轻老师,还是家中孩子无人照顾的年轻妈妈,教师党员克服种种困难,迅速成立了一支32人的翻译突击队和72人的党员突击队,他们前往滨海国际机场、社区,做好现场翻译、外籍人员沟通解释和情绪疏导任务近百次。线上突击队连续3个月每天承接市委宣传部、外办等翻译任务,为各市区翻译了告知书、多语种条幅、抗疫宣传漫画和防疫物资等文件,外翻中13万字,中翻外19万字,录制了韩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等13个语种的入境人员健康提示视频。师生积极报名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库,参与的语言志愿服务队获评全国优秀志愿集体。学院荣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党组织”称号;韩语系教工党支部“初心展本色,战疫显担当”主题党日活动获评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金慧子、苑维乐、金欣3名教师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津南区团委、南开区街道致来感谢信等。王杉钐的抗疫志愿服务事迹收录在《津门战疫的平凡英雄》一书中,作为唯一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证书在天津博物馆展出。
三、围绕中心工作,找到解决问题“金钥匙”
学院党总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党建引领发展,融入到中心工作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举办非通用语教学研究大会、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分指委工作会议,成立中蒙研究中心,召开新时代中蒙交流与合作论坛,举办“丝路行?知天下”学术讲座共计13场,承办《印象?中国》“汉语桥”阿拉伯国家学生线上团组交流项目。近5年来,教学科研横向项目3项,纵向项目21项,论文106篇,著作成果22个。
学院强化专业建设,朝鲜语、阿拉伯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个;斯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力打造名牌“金课”,组织落实13个语种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工作,《国际经贸阿语阅读》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韩旭编译的《周易选译(汉印对照)》获2019年度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科研成果译著类一等奖;朵宸颉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朝鲜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赵华等7位教师获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朱丽彬、王琳、黄芃在2018、2019年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分别荣获亚军、一等奖;王琳获得天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亚非语学院党总支将带领全体师生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用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务实的工作成效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