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天津外国语大学先进党组织——国际传媒学院党委

来源:党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7-16 阅读量:0


不忘初心担使命,凝心聚力创佳绩

国际传媒学院党委

学院党委组织参观“人民至上-天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

学院组织党员赴红旗渠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


国际传媒学院党委现有党委委员7人,基层党支部10个,党员194人,其中教师党员45人。

一、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是班子团结,明确职责。遵守国际传媒学院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坚持周例会制,分工协作,集体决策。制定党建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确职责分工。二是加强学习,主动宣讲。党委班子成员每月组织好中心组学习,做到有学习有讨论。书记、院长每学期讲好开学第一课,每位委员深入学生党校、党支部讲党课,做到学在前,讲在前。三是深入群众,靠前指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各项制度,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在紧急关键时刻,班子成员能发挥带头作用,靠前指挥,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丰富活动形式。通过集中学习、组织 “庆七一”微党课展评活动、参观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观看《民法典》直播课等形式广泛开展“四史”学习、普法、爱国主义和师德教育,组织全员开展“党建+就业”等党日活动,多次获创最佳党日活动。二是落实加强党建“五个一”工作,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上水平。即每月发放一份基层党支部指南,每两周开展一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每季度开展一次基层党支部督查,每半年组织一次书记抓党建述职测评,每年进行一次基层党支部考核。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学期专题研究一次意识形态工作,每月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研判。疫情期间,开展舆情调查,完成《“战疫”中的认知、情绪与信念------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前的教育舆情调研报告》。完成8个专业的教材意识形态审查,推动教材更新工作。严格“一会一报”等制度。四是,加强分类指导,针对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不同特点,分别召开支部书记培训会,细化不同的工作任务,为支部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五是,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全体教工党员参与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定期抽查发展党员材料,扩大积极分子和申请人队伍。落实预审制度,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三、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取得标志性成果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 打造多个媒体平台,成为学院宣传、学习、展示、交流、实践的窗口。建成“非遗文化体验”等四个津云工作室,发布作品被学习强国转发。“青创盒子”工作室,获 “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杜辅知行”工作室获津云融媒体工作室“直击现场奖”。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国际传媒学院”微信公众号,作为学院宣传主阵地,坚持每日推送,开设“学院动态”“教学科研”“领航之窗”等板块,至今已发送推送2000余条,点击量达10余万。同时天外新传人、风雅天外、国传记者团等多个专业特色突出的公众号,更新活跃,相关作品被中国日报、人民网等转发。二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稳步深化“三全”育人,将课程思政贯穿课内课外。编制《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各门课程全覆盖。三是,以“疫”为书将党建工作、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完成多项文学、新闻、艺术创作,被《天津日报》、人民网和China Daily等媒体报道。学院制作抗疫成果展在两校区展出。四是,开展文化扶贫,促成非遗传承人落户蓟县张庄子村,投入资金、人力建成非遗剪纸工作坊,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设计党史剪纸专辑。五是,打造文化传播精品,承办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吸引20余个国家160余名留学生参与,得到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有效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四、凝心聚力促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一是选树先进典型,涌现出全国样板党支部、天津市领航工程双带头工作室、十佳党支部等多个先进党组织,组织的党日活动获评教育系统“最佳党日活动”奖。多人获市优秀教师、市优秀学生党员等荣誉。新传教工党支部经验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上得到推广,浏览量达14万次以上,曾获全国样板支部热度榜排名第三。二是推进部校共建,专业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市级一流课程3门,校级一流课程6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材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