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生辉】刘泽军: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1-09-27 阅读量:0


【开栏语】

一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努力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校组织开展了第九届校级教学名师奖评选推荐工作,最终评选出刘泽军、朵宸颉、杨丽娜、郭建校4位教授为我校第九届校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以姓氏笔画排序),现在校园网、官微开设【师德生辉】专栏,将他们的先进事迹予以刊发。

希望获奖教师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再创佳绩。希望广大教职工向获奖教师学习,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刘泽军,日语学院教授,现任日语学院科研副院长。任教多年以来,他秉承初心,身正为范,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砥砺前行。始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求知不停,追识不怠;万事不只求结果,做到无愧于心,不辱师名,不辱使命。

以心传心,爱心和耐心传承

对待学生,刘泽军谦和待之,如同家人,和蔼包容,因材施教。学生成长,不问成绩高低,无论来自何处,无关性格迥异,发挥各自所长。他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哪怕是细微的闪光点和微不足道的进步,及时、适时、准时给与表扬和鼓励,课上鼓励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缺乏自信的学生,积极肯定学生们的发言,正向引导,帮助树立自信心。相对于学业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以灵活多变的互动方式代替呵斥和指责,淡化批评,润物细无声。学生成绩出现问题,他自我检讨在先,结合大学生学习、成长和课程教授规律引导课堂,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助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外关注学生的周边坏境和成长背景,横项和同年级课程老师及辅导员联动,纵向和基础课程老师沟通,谙熟学生成长要素,打通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谆谆教诲。心诚所致,用爱心感化每一位学生,体现课程教学温暖;言传身教,用耐心打动每一位学生,激发个人成长潜力。传授专业知识,传承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和探索精神,授之于渔。

心心相映,真心与诚心交织

对负责的工作,刘泽军注重处理方式,秉持灵活多变、换位思考,主动服务的意识。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各项工作,强化轻重缓急意识,沉着冷静,厘清思路,优化方法,注重策略,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结合大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大学校园内的人员构成特性和沟通方式,吸收国内外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熟范例,做到同城借鉴,同级交流,南北学习,东西结合。为了更好的服务师生,牵头完成学院相关工作制度的各项改革,去除制度沉疴,确保师生利益的最大化。办公室内,针对工作实际情况,随时沟通,随时解决,提供便利;办公室外,考虑大家切身利益,倾听心声,细心交流,制度反映。真心待人,用行动助力师生的共同成长,确保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诚心服务,用行动提升服务的空间和质量,传承学院的优良作风。心有所想,心为所动,牢记岗位职责,创新服务意识,形成学院特有的工作文化和沟通服务机制。

苦心孤诣,尽心和潜心同行

对教学和科研,刘泽军筚路蓝缕,一丝不苟,费心尽力,相辅相成。牢牢把握教学和科研的紧密关系,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尝试。教学上,结合科研成果,参与教学研修,组建教学团队,申报一流课程,申报教改项目,进行课堂翻转,改变教学方法;科研上,结合教学实践,申报高水平项目,强化习得研究,提升教学研究力度,出版教学专著,增加教学在科研团队中的研究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经历,积极分享给年轻的教学和科研骨干教师,经验共享,加强指导,团队培养,共同提高。在教学中,尽心尽力推进科研成果的最大转化,不拘泥与形式,打破常规,注重吸收的可行性和力度;在科研中,潜心钻研教学实践研究的切入点,不迎合跟风,注重基础,保证实践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交叉融合。沉下心,静下气,坚持自我,尊重规律,不妥协,努力便有收获;坚信无教学之科研,确信无科研之教学,教学科研相得益彰。

以口问心,良心和初心同步

对从事的事业,刘泽军教授初心不忘,牢记天职,恪尽职守,问心无愧。教育事业最考验的是良心,最难得可贵的是初心。多一次课上提问,多批改一份作业,多练习一道习题,多关心一位学生,多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平凡中不平庸,细节处不细微,促成良心和初心的交织。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常常扪心自问,提醒自己,鞭策自己;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员,常常三省其身,严以待己,警醒自己。对学生,对同事,对他人,秉承初心,宽以待人;对教学,对科研,对管理,良苦用心,言出必行。良心作为从业的内心基准,初心作为工作的外在标杆;良心把控初心的方向,初心体现良心的成色。

十六年来,刘泽军秉承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初生牛犊不怕虎成长为教学一线的亲力亲为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论文大奖、出版专著和论文,亦或是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受邀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等,始终牢记:学生给了践行理念的对象、学校给了实现梦想的舞台、社会给了事业发展的环境。所有一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懂得感恩,以己先行;平平淡淡贵坚持,简简单单化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