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生辉】郭建校:改革创新 立德树人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1-09-27 阅读量:6


郭建校,教授,管理学博士,国际商学院副书记、院长,硕士生导师,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工龄28年。主讲本《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经济统计方法》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教育科学、评价与预测等,出版专著与教材3部,主持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应急课题“培育创新人才,建设人才高地,支撑天津五大战略机遇研究”,主持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SURP构建天津滨海新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主持学校2020年度科研规划专项项目和委托项目应急外语服务研究专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应急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天津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研究”等课题。

2009年入选天津市“滨海新区双百科技特派员计划”;2016年6月,获得天津市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进步奖;2018年5月,获得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序3);2020年8月,获得天津外国语大学2020年本科在线教学质量优秀奖;2021年4月,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统计学》课程团队获得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从教28年以来,始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注重信息技术和思政元素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双融合。主持完成2012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本科生学业状况质量分析、改进与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统计学》获202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课程思政专项;主持完成2015年和2018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统计学》课程获学校2019年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统计学》课程在超星学银在线和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实现双平台上线,在超星学银在线已面向全国第4次开课;主持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一带一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行工商管理大类招生与培养;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对专业总学分总学时进行重新规划,把专业总学分降低到160学分左右;积极引进在线课程,扩充丰富在线教学软资源,从课程资源上扩展学生视野,推进并支持学生线上学习。

平时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牵头组建《统计学》教学团队,《统计学》课程教学团队已发展到7人,其中4位教师为1980年以后出生的中青年教师;组织《统计学》教学团队一起研究课程思政,制作慕课课程;2017年12月,课程团队主编的《应用统计学》教材第3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发行,该教材自2010年第1版出版使用以来历经3次修订出版,在全国10余所高校使用;组织课程团队青年教师一起建设慕课,部署《统计学》慕课从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上线运行,共同申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共同申报并获批校级课程思政专项,共同申报并获批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并获得“本科在线教学质量优秀奖”。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包括专任教师、管理干部和辅导员教师在内的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进行指导帮助。今年暑假组织学院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品质提升专题线上研修,共同听取《备课备什么》《大学课堂的顶层设计》《学情分析:走进学生学习的真实世界》《撰写成果导向的学习目标》《如何设计一节课》等课程,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到实处。

在今后五年中,将持续对课程教学深化改革,一方面解决在线资源中课程实践内容不够多样化的问题,目前课程在线资源集中在理论讲解方面,课程实践部分还不够多样和丰富,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程在线资源中实践教学部分。例如,除了Excel、SPSS和R语言之外,增加EView、SAS、Statistica等软件介绍;同时,增加经济社会实际数据分析案例,增强课程实用性。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继续扩充大数据及区块链相关知识,目前,国家持续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同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统计学是大数据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学校也已新备案“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新专业,《统计学》在教学内容上以统计学知识与应用为基础,将进一步扩充大数据与区块链相关知识与应用,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最后,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呼应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面向的11个经管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学团队在《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改善课程知识结构与内容,增强课程的国际化和应用型相关内容,使之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