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版)新书发布

来源:党委宣传部 校办公室 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1-09-28 阅读量:2


新书发布

成果推介

9月27日上午,《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版)新书发布会在天津大礼堂举行。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党委书记、总编辑王晓辉,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平,中国三峡出版社总编辑王德鸿,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出席活动。

发布会上,黄友义、王晓辉、杨平、王德鸿、陈法春与《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版)的主编、我校副校长余江以及译者代表、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晶共同为新书揭幕。该书是“十三五”国家级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外译)”的重要成果,是国内以多语种形式全面推介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首部作品,由三峡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中国40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已出版了汉语、英语、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版本,全部由我校师生翻译完成,主要面向海内外读者介绍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特征,乃至其所蕴含的精神特质,进一步为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提供了中国的方法与经验。

成果推介环节中,余江就学校近年来在中央文献外译、学术外译、文化外译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作以重点推介。他指出,学校先后参与和承担完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理论阐释和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任务;完成国家出版基金图书《中华文化概览》《中国戏曲故事连环画丛书》的英译工作。成果共计近40部作品,累计560余万字,其中35部作品已正式出版发行,为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贡献了天外力量。

未来,学校将围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持续发力,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天津市的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故事,传播好中国优秀文化,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让世界读懂中国的过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