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作者与译者的亲切会面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10-05 阅读量:1


左侧为作者谢春涛教授,右侧为译者汪淳波教授

莫言先生曾说,“作家是讲故事的人。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家也是讲故事的人。因为,对不同语言的读者来说,我们听到的不仅是作家的声音,实际上也是翻译家的声音。”一部作品遇到好的译者,便能让这部作品展现出第二次生命。

9月27日至2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天津外国语大学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大礼堂举行。一楼大厅迎面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展位前人头攒动,来自中央及国家机关涉外工作部门、主要新闻单位、省区(市)新闻办、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驻足观看。这其中,有一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中宣部重点出版著作《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How the CPC Has Transformed CHINA)译者、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主任、英语学院翻译系主任汪淳波教授,第一次面对面与该书的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中共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谢春涛教授交流。“很荣幸能见到谢教授,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奈何时间有限,希望有机会可以与谢教授深入交流,不断增进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准确、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汪淳波在朋友圈分享了这张珍贵的“作者与译者”的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并亲自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以大思维大战略鲜明指出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任务与方向。我们外语人和外语类院校理应肩负起时代重任,为国家和地方外宣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汪淳波在分享自己参加此次研讨会开幕式和主论坛的感想时表示,“正如谢春涛教授在主旨演讲中所说,外宣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我校‘研究中心’的成立正当其时,未来将继续依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以项目为主导,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翻译教学和科研实践团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人民出版社)立足国际视野,从国际大背景观察中国经验,围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方面,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治理的历史轨迹和执政理念,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本书英文版为2020年中宣部“丝路书香工程”出版项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海外发行。这是我校以实际行动开展党史教育学习的重要成果,是发挥专业特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天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做出的重要贡献。

近五年来,“研究中心”已完成译著成果15部,累计300余万字,所有作品均已正式出版发行。目前,仍有《中国社会治理》《中国疫苗百年纪实》等多部著作,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等多项中华文化外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翻译过程中。

(记者 窦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