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10:15—11:45,滨海校区主楼BM103,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人力资源管理》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
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面试主题
◆主讲教师简介
马振华,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主要担任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
◆课程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是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团队专业教师具有多年从事本科生教学的丰富教学经验。本课程系统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核心问题,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想,技术与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将来的工作,并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和人才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整体思路为“建立目标—深挖资源—深耕课堂—整合课程—完善制度”。
二、课程教学主体部分设计
(1)课前阶段(15分钟)。正式授课前在超星平台发布任务,利用课件和视频资料预习面试的主要方法。
(2)理论讲授(30分钟)+课堂模拟(20分钟)。首先由教师讲解招聘面试的主要方法,介绍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小组面试的基本概念和实施步骤,教师同时详细分析各个面试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思政要素:教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具体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积极就业不做啃老族,不过分盲目追求个性发展等正确的择业观。
其次,教师重点讲授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未来若从事人力资源招聘工作如何甄选出组织人才,以及如果作为应聘者如何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脱颖而出。
思政总结:通过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穿插了详细的点评和总结,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融合,帮助学生精准定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和择业观。
最后,教师深入解释结构化小组如何结合传统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面试的优点于一身,率先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使用,并逐渐拓展到了国企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面试中。
教师在讲授结构化小组面试与结构化面试的主要区别的同时,运用视频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结构化小组面试的实施流程,并进一步明确结构化小组面试的能力考查范围。
(3)复盘(10分钟)+总结点评(15分钟)
将之前无领导小组、结构化小组面试画面进行复盘,反复思考,争取精益求精。
思政元素:通过反复复盘,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节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法、实践模拟法、线上线下结合法。
◆预期达到的育人效果
本节课程学习与讨论的内容主要关于人力资源招聘中面试的相关工作,专业性强,且和学生未来就业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预期本次课堂上会出现学生之间就面试问题及表现的思辩,这是学生各种思想理念、观点的互动与碰撞,有利于学生更加明确人力资源招聘的核心所在。
人力资源招聘面试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人才观、择业观和价值导向,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