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15—11:45,滨海校区主楼BM416,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重要论述的学习
◆主讲教师简介
秦洪军,国际商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研究方向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先后获批校级课程思政培育项目、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
◆课程基本情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自2006年首次面向2003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开课以来,便确立了“知识+能力+家国情怀”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本课程系统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资本管理、存贷款经营、中间业务管理、绩效测评等核心问题,并充分运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手段,系统融入“红色金融”案例素材,让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建设的百年实践,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本次公开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论述》是本学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第二次专题讲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述了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意义,是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体现,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繁荣发展的行动指南。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重要论述的系统学习。本次公开课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专题学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为文献来源,通过归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指示精神,系统学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直面问题的改革勇气。
2、“党史”教育的有机融入。
紧密结合建党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点,通过专题案例《陕甘宁边区银行的纸币发行》,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改革探索。总结其成功经验,从金融的视角,将“党史”教育全方位融入《商业银行管理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
延安光华商店柒角伍分代价券
◆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次专题讲座的教学方法以线下授课为主,并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课后设置进一步研讨的内容。在教学手段上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手段充分融合,充分运用“红色金融案例”“红色金融视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等资料,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预期达到育人效果
本节课程从陕甘宁边区银行纸币发行的红色金融案例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金融建设史的历程,着重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课程内容专业性强,并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兼具基础性与前沿性,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预期在本节课,学生将认真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重要论述的精神,并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