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重要指示,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进“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组织300余名师生来到滨海新区天津古林海岸遗迹博物馆,举行实践教学基地共建仪式并开展现场教学。
共建仪式上,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会臣,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在博物馆序厅为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并致辞。双方一致表示,将不断深化馆校合作,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郑海呐与滨海新区文物保护和旅游服务中心主任武志成签订共建合作意向协议。
活动中,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古海岸遗迹,了解了贝壳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对古海岸线的变迁演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刘海霞结合博物馆中展示的主题和实物,对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运动关系、改造世界中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关系等教学内容做了现场讲解。通过生动的现场教学,同学们不仅认识到了人类实践活动对海岸线变迁的重要影响和保护古海岸的重要意义,更加深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生态理念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入拓展“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基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们看到、听到、触摸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得生动实践,让师生在行走中讲好、学好“大思政课”,共同感受新时代的新变化。
(通讯员/刘海霞 原宙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郑海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