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15:15—16:45,滨海校区主楼BM609,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管理学原理》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
《管理学原理》------提升科学决策的专业素养
◆主讲教师简介
黄玉杰,教授,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从事教学工作30年。近年来担任本科生《管理学原理》《公司治理》《薪酬管理》《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主编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参编教材《系统工程》。
黄玉杰教授入选“十三五”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曾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外国语大学“三育人工作标兵”、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2018年9月赴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课程基本情况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课程,该课程是我校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教学团队的4名专业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政治素养高。本课程于2011年获批校级精品课程,2019年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2020年获批校级课程思政培育项目。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1、课前预习环节:在线学习通发布课件、案例、视频等学习材料,给学生提示预习要点,然后发布讨论主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课堂教学环节:
导入开篇案例(10分钟)。从顺丰集团的决策案例出发提出企业决策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此基础上引入决策理论学习。
理论讲授(40分钟)。运用传统课堂讲授方法集中讲授决策的基本理论,重点讲授企业决策类型、决策环境与决策方法,启发学生理解环境变化对企业决策的深刻影响。
思政元素解析:教师通过讲解决策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国际局势和国内外经济政策等环境因素,运用环境分析技术评价企业决策的现实问题并且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提升其辩证思维和系统分析的职业素养。
小组主题演讲(20分钟)。本节安排学生课前分组完成某公司决策失误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完成小组报告且做课堂小组演讲。
思政元素解析:结合“三重一大”的集体决策原则讲述群体决策的特征与方法,帮助学生树立集体决策和科学决策的信念,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教师点评和课程总结(20分钟)。在学生完成小组课堂汇报之后,教师对小组演讲的内容进行点评,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
三、本节公开课的思政元素总结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决策能力,本节课程结合当前国际局势、国内经济政策等环境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国内外形势和时事热点,将宏观政策分析与管理决策知识点有机融合。通过小组报告帮助学生巩固决策知识和树立群体决策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手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教学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在线预习资料和讨论主题,教师在线上指导学生学习和辅导答疑;线下教学则采用“教师讲授+交互讨论+课堂问答”方式完成课堂内容。
2、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预期达到的育人效果
本节课程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入教学过程,最终实现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决策理论与方法;将环境分析与管理决策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和时事热点的敏感性;通过典型企业决策的案例讨论和小组主题报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