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10:00—11:40,马场道校区逸夫楼W204,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英美文学》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小说
◆主讲教师简介:
胡晓军,求索荣誉学院教师,博士(后),美国文学专业,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
◆课程基本情况
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求索荣誉学院金融学(英语)和财务管理(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选用常耀信老师编著的《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和刘炳善老师编著的《英国文学简史》(新修订本)为主要教材。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英美文学》课程在发挥思政功能、实现“全人教育”目标上具有独特优势与重要意义。经典文学作品中既有对真善美的歌颂和追求,也有对假丑恶的鞭挞与否定,同时还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这些都是课程思政非常丰富的优质资源。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德育功能,在知识学习中润物无声的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道德指引。
1.课程教学内容
《英美文学》课程摒弃单一的传授讲解方式,选择“讲经典、训思维、练写作”的综合方式。通过阅读、鉴赏、分析、思维训练和创新写作的系统化实践,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美国现代主义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以及重要作品;第二部分讲解相关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术语,讲授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就是“授之以渔”,不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还引导学生对文化、价值、伦理和道德的思考与认识。第三部分分析经典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解读文学作品主题思想,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制度、政治以及价值观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2.德育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观照自身:分析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看到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引导出德育教学内容。学生在理解、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审视自身,潜移默化地内化积极、正面的部分,负面的部分则引以为戒。观照自身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2.观照中西方文化:解读英美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制度甚至价值观。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资产阶级的残酷以及底层人民的悲惨经历一一呈现,并且引入中国文化进行对比观照,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充分认识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与制度的优越性,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家的强大兴盛、人民的优秀睿智,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3.小组讨论:文学知识点的介绍和文学理论的讲解,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析的工具,再结合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以及老师提出的引导性的问题,就可以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培养思辨能力,实现德育教学效果。比如课程完成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比较后,学生可以讨论美国梦和中国梦的不同之处,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
◆预期达到育人效果
1.通过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析的方法与工具,拓宽了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视野,不仅可以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任何一部文学文本,同时还能辩证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2.通过提炼文学作品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思想,与我国民族的发展以及我们日常的生活相对接,使学生不仅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同时还形成了正确的三观,增强了文化自信。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