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教育发展基金会)
2021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部门和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帮助下,本部门围绕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校友育人、基金会建设与发展等重点工作扎实履行工作职责,取得一定成绩。
拓规模、强内涵,推动基础教育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
年初成立教育集团,为促进集团下各学校的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集优式”管理搭建平台。至2021年底,我校基础教育合作校增至9所19个学部(校区),并实现了市内六区新建合作校“零”的突破。其中,“滨海小外”新增3个学部;与高新区管委会合作新建“华苑小外”;与河北区合作举办“河北外中”,克服时间短、任务重、人手紧的困难,仅用4个月高标准完成了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9月如期开学。
注重集团内涵建设。制作集团宣传视频、明信片等文化周边产品。设计集团标识,并基本完成商标注册。建立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新建校建设、学科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督导。组织集团联合教研活动,并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与管理能力。
学党史,办实事,借助校友资源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策划组织“学长领航计划------综合素质提升课程”,入选2021年学校十件实事。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邀请了8位专业校友导师面向两个校区开展了14场讲座,对在校生进行职业规划、沟通与协作、时间管理、思维训练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共2500余人次参加了课程。
深挖掘,勤联系,打造“天外+校友”发展共同体
邀请优秀校友参与录制“百年辉煌”品牌思政课,讲述作为“天外人”以语言服务国家的故事。暑期组织10支校友寻访路队,对40名优秀校友进行线上专访,报道优秀校友立足本岗的喜人成绩和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组织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校友专场征求意见会,邀请不同行业领域10余名校友代表围绕母校的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2021年共收到各类捐款200余万元,用于支持滨海校区学生宿舍室外电力改造工程等公益资助项目。
今后,本部门将继续提升工作水平,将初心使命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审计处
审计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内部审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学校审计重点,依法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
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理论武装
把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深化审计业务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大局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决心和信心,主动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二、聚焦工作重点,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1、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好权利运行的“监督者”。完成了11项处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持续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资金使用权及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力度,切实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2、强化党费审计监督,当好政策落实的“促进者”。对全校2020年的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覆盖专项审计,推动学校党费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发挥党费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和效益。
3、规范工程项目结算审核,做好公共资金的“守护者”。以控制造价、规范过程管理为重点,完成各类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结算审计47项,送审造价共计4589.4万元,审减额277.4万元,审减率为5.69%;备案2万以下的工程38项;全过程跟踪审计钟楼防雷、两校区电力改造、校舍屋面防水维修、滨海校区供暖改造等重点项目,完成了马场道校区10KV变电站扩容改造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审核。
4、拓展审计监督范围,做好学校经济活动的“安全员”。坚持关口前移,不断拓展审计工作的力度与广度,努力做到监督不缺位、履职不越位。全过程监督学校资产报废处置、招标代理机构遴选、小型修缮类施工单位遴选工作;落实学校合同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经济合同审签;配合学校开展学生食堂领域廉洁问题专项整治和高校四个领域腐败风险专项清理整顿工作。
三、坚守底线,加强部门自身建设
认真落实“三个牢固树立”要求,充分发挥审计“利剑”作用,坚持严、细、实作风,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导向,坚持应审必审、凡审必严的原则,严格规范审计行为,实事求是地揭示问题和分析原因,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和提出建议,做到问题明、证据实,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