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坚守岗位 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英语学院李晓娜
疫情袭来,原本要回家养伤的李晓娜在接到“留津抗击疫情”的命令后,没有任何犹豫,退掉了返乡的车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此后的每一天,她随时待命,闻令而动。
面对疫情,扎实工作。接到教委“四个百分百”紧急通知,她用最短的时间通知到每一名同学。她所负责的246名学生来自天南海北,每个地区的防疫政策都不相同,每位学生的情况也各有差异,她细致耐心地对特殊情况学生一对一联系。在跟踪核酸结果时,有一名学生始终查询不到核酸检测结果,她多方辗转联系到当地防疫部门,确保“四个百分百”任务落实。
发挥专长,呵护心灵。为了更好地帮助分散在全国各地居家抗疫的学生缓解焦虑和对疫情的恐惧,学院成立了“抗疫护生心理咨询团队”,作为持有国家心理咨询资质的老师,李晓娜克服自身困难积极报名,坚持每周守候在“心灵驿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线上心理帮扶。
疫情来临,敢于担当。正处于骨折康复期的她无法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她主动承担学院全体学生每日的去向的统计汇总、学生志愿者抗疫事迹宣传等工作,同时,她还组织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用书法、绘画作品为抗击疫情助力。她用扎实的工作与同事们一起抗击疫情,践行着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
筑牢抗疫防线 守护学生平安------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王臻
接到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后,王臻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24小时在线,与她所带的2019级303名学生隔空开启共同抗疫篇章。
跑赢病毒,分秒必争。她第一时间召开线上年级会,向学生传达天津市疫情防控要求。为更好地督促学生做到“两个立即”,王臻每天在“家校联系群”中实时更新疫情防控信息,推送学校给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帮助家长们对天津疫情防控工作现状及要求有全面了解,为实现“四个百分百”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的学生身处偏远地区,对要到70公里外的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产生畏难情绪。她一遍遍耐心开导学生、联系家长,最终做通工作。“核酸做完了吗?出结果后一定第一时间发给我哈,不管几点”,连续3个昼夜,她逐一核查学生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等健康信息,确保不留死角。疫情当前,她一对一疏导学生情绪,与在津及重点帮扶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邀请全体家长收看心理援助直播课,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家在国外一定做好防护,有事随时跟我说哈”,在守护好国内学生的同时,她还操心着年级出国学生的安全。得知有学生因疫情而产生回国的念头,她详细了解情况后帮助学生做好回国前的各项准备。
她鼓励学生党员传承天外志愿服务的优良传统,为抗击疫情贡献青春力量。截至目前,全年级共14名学生参加了各地的抗疫志愿服务,展现了天外人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用心坚守 以小见大------国际商学院 郭凯頔
2022年初,津城打响“奥密克戎之战”,国际商学院辅导员郭凯頔积极投入校园疫情防控“四个百分百”“两个立即”工作,确保做实做细。
以精准数据支撑基础统计工作。负责学院整体日报数据、学生集中隔离信息等统计汇总工作,每日联系辅导员和学生确认数据确保精准统计。她与每位同学一对一电话沟通,通过双码、小程序打卡、去向定位等多种方式时刻掌握学生动态、排查三区旅居情况,多次与津外学生所在社区协调核酸检测进度,用心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平安。“凯頔老师,您辛苦啦,尽量别睡太晚。”这是她深夜听到最暖心的声音。
以关怀和宣传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干部和班级同学沟通是她每天坚持的事情,通过沟通挖掘志愿服务典型事迹,时刻与津南一线志愿者保持联系,学生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她的心。她紧密联系国商校友,基于工作室开展抗疫征集活动。“我们在这里挺好的。”这是她每天听到最放心的回答。
以志愿服务发挥微薄之力。工作之余,她主动加入河西区尖山街纯洁里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协助核酸筛查工作有序进行,在寒风中她坚守岗位,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她说:“每天看到志愿者团队的努力和进步,我觉得很感动也很幸福,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以青春力量践行初心使命。”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陈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