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我校国际传媒学院2020届校友郭艺炜,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河南省第1077例、学校第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是学校第5位成功捐献的校友,也是今年我校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6年,还在我校读书的郭艺炜同学,通过参加学生处、校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21年12月底,郭艺炜接到了天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配型成功时,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并激动地说,“去年十月看到徐琳学姐(学校第1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捐献日记时,我觉得她好棒啊,没想到不久之后我就有了这样一个机会”。由于目前在河南省读研究生,家也在河南省,于是天津市红十字会将其资料转到河南省,历经两个多月的准备,在2月23日上午,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采集,郭艺炜在郑州完成了这次捐献。
学校获悉后,相关领导和老师第一时间从线上对郭艺炜进行了慰问,详细询问她的身体状况,高度赞扬了她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善举,校友之家为她发放慰问信和爱心校友纪念品。
“能在学生时代做这样的事,非常有意义。这次捐献之旅将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郭艺炜有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思想觉悟,本科期间就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同时担任校心理健康协会副会长、班级班长,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学校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将红十字会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紧密融合,建设造血干细胞“主题教室”,连续3年组建“志愿者保留项目”开展志愿捐献者回访工作,连续6年参与京津冀“彩虹计划”大型公益活动。自从2006年起,我校坚持每年2次组织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招募,5323名天外教工、中外学子加入中华骨髓库,刘畅等18名学子、校友爱心接力,义无反顾地为他人“再造生命”,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中国日报网、津云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
(通讯员:李利燕、张磊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陈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