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热切关注两会进程,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客户端等关注“两会”动态,收听收看“两会”盛况,并结合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热议两会话题,畅谈感想体会。
天津市人大代表、民进天津外国语大学支部主委、英语学院副院长高嘉勇教授说,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了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最新发布的这串数字让人振奋,也让我对2022年的工作充满信心。作为高校教师和国家一流专业(商务英语)负责人,一定要强化担当意识、扛起时代责任,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做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各项工作,为天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河西区政协常委、民盟盟员、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沈学甫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内容翔实,数据清晰。报告中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我听后十分振奋,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有着近20年教龄的高校教师,我有幸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见证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快速发展,感受到了累累硕果带来的喜悦。我将执着于教书育人,在高质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区政协委员,我将时刻牢记“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的责任,立足本岗,积极履职,建诤言、谋良策,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校团委书记梁燕说,2022年的两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后召开的,对于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有重大意义。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保持鲜亮的政治本色,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接下来,天外共青团要进一步发挥思想引领的组织优势,深度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共同体”,温暖融入广大青年学生,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更好发挥作用,以优异成绩向建团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献礼。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高立军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必由之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的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行道路。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下大力气学习好、宣讲好“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认识,用“五个必由之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坚定方向,脚踏实地,认真走好“五个必由之路”,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韩菲说,“两会”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教育”“人才”“就业”成为高频词,无不体现着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我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奋斗的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树牢理想信念根基,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模式,引导大学生修身养德、勤学苦练、明辨笃实,在祖国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一起向未来!
高级翻译学院21级西班牙语笔译专业张君宇同学说,在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既为过去一年中国取得的诸多成就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对世界来说,今年又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尽管如此,中国仍将继续稳中求进,按照自己的节奏保民生、谋发展、惠全球,不断为世界提供新动力和正能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对外交流上有着独特的语言优势,理应更有担当、更主动作为地向世界传递好中国声音,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精神为更多人所了解,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贡献力量。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杜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