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刘昭羽在国家级大赛中取得佳绩
学生彭君仪斩获全国大学生区域国别演讲大赛特等奖
学生聂博宇成为学院首位市青马工程学员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在青年学生中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做好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引领服务工作,国际教育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根?中国梦?天外情”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工作特色,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学院高度重视,狠抓思政工作,筑牢思想根基。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制定明确的年度思政工作计划,并纳入学院的整体工作中。抓住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契机,以二课堂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融合,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四个自信”,筑牢文化根基,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学生知史爱国的思想根基。
二、完善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团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理论学习常态化、支部活动制度化,组织学生党支部创建“五好党支部”系列活动。严把学生入党关,规范入党程序,全年发展学生党员14名,转正17名。学生党支部荣获“十佳党支部”称号,1名学生党员获评校十佳学生党员。
(二)组织全院开展青年大调研活动,结合疫情防控整体要求,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程,两支路队获评校级先进实践路队,1人获评市级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标兵,1人“返乡实践故事”入围团中央优秀事迹评选。
(三)举办第九届 “对外汉语桥”国际汉语教师人才选拔大赛等活动,其中彭君仪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大赛特等奖,刘昭羽荣获全国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三、不断完善机制,为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一)构建一张功能强大、覆盖全院学生的工作网,建立“学生党支部—支部委员会—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四级联建工作体系;建立“高年级学生党员+低年级团支部”的“朋辈”思想教育模式,建立“宿舍导员”的制度,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建立“辅导员—联络员—班委—宿舍长”四级防控体系,确保疫情信息传达顺畅,处理突发事件及时有力。
(二)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稳步推进院学生会、学院社团联合会和留学班导师助理团队改革,使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和合理。成功举办宿舍文化节、毕业晚会、迎新晚会等活动。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陈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