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调研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来源: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科研处、办公室、人事处 发布时间:2022-04-24 阅读量:21


4月21日下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胡长栓带队,就我校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在我校共建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情况,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展调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主任张士义、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出席。

陈法春代表我校作工作汇报。他衷心感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他指出,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作为原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在全国高等院校设立的第一个翻译研究基地,开创了国家部委、地方高校合作,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新模式;双方合作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的专业博士人才,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大力促进了我校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建设。他表达了学校继续深化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合作的强烈愿望,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张士义对双方自2011年以来十余年的合作关系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双方在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及培养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方面,优势互补,取得了双赢。他提出,在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将继续坚持以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为主题,加强科研队伍与平台的合作建设,大力开拓科研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以培养中央文献翻译人才和中央文献翻译研究为中心,提升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的实践和研究水平,特别要就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创新性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文献翻译与传播理论体系。

副校长余江表示,十余年来,双方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他建议,双方继续定期举办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进一步打造特色合作品牌,并积极合作开展智库研究、共同申报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取得新进展。

副校长李迎迎认为,经过双方多年来的务实合作,我校逐步探索出以文献翻译研究和实践为培养基础和方向的高层次翻译人才培育体系,构建了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的学科特色。她希望双方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主任王铭玉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史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库工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就如何在资源共享、师资共享、实习实践、智库建言、科学研究、语料库共建、研修班举办、期刊建设等八个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提出了建议。

胡长栓表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天外具有良好的合作传统、坚实的合作基础、丰富的合作内容、系统的合作设计、积极的合作意愿、双方的高度重视和光明可期的合作前景。他提出,双方要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这个更大的平台上拓展合作空间,创新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不断推动双方在合作共赢中实现更大发展。

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规划管理处处长张长江和吁帅彪、袁昕,第六研究部英文翻译一处处长王丽丽,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晶分别就下一阶段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相关业务合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规划管理处、第六研究部综合处、阿文翻译处相关负责人员,我校办公室、人事处、科研处、亚非语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交流会。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