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盛会·铸忠诚】研学经典悟时代之责,“译”心向前践使命担当——英语学院翻译方向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英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2-05-13 阅读量:0


春日读书正当时,氤氲书香润心田。为深入推动“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英语学院翻译方向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了题为“研学经典悟时代之责,‘译’心向前践使命担当”主题党日活动,邀请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主任、英语学院翻译系主任汪淳波教授,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及相关中央文献的翻译问题为切入点,与支部成员共同探讨新时代译者的使命担当。

汪淳波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外宣传翻译和国际传播工作,是我们外语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青年翻译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重任,充分发挥翻译专业特色优势,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强调,译者要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和翻译技能,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积累和反思;要敢于质疑,基于对比语言学的知识,再现原文逻辑,使其更符合常识,从而真实而精准地表达中国的立场,更好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此外,译者须与时俱进,在人工智能时代取“他山之石”,提高翻译的速度和效率,避免其他国家在中国提供译文之前发布文本,进而造成外国读者对中国政策的误读。

支部成员结合最近学习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论人民民主》白皮书等英译本,结合自身翻译专业理论知识,针对文本中诗文典故、隐喻、文化负载词、政治话语中的前景化语言、模糊限制语、重复结构等英文翻译分享了心得。

学生党员陈宏实表示:“译者是翻译主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汪教授和同学们用鲜活的语料让我对翻译的两条途径,即‘让读者走近作者’和‘让作者走近读者’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党员许喆谈到:“这次活动让我对于翻译有了更精准、更深入的了解,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要用对方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搭建互动交流的桥梁,讲好中国故事。”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以“党建+专业”相结合的方式,让经典“活”起来,把责任“扛”起来,将使命“担”起来。未来,英语学院翻译方向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将带领支部成员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不负外语人的时代重任,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讯员/陈宏实 常艳祺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郭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