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语专业推介

来源: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2-06-19 阅读量:3


一、专业定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实践教学突出的一流法语专业,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法语基本功和法国文化基础、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法语人才,即“多语种+专业+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二、历史沿革

我校法语专业建于1974年,是全国较早开办法语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 2002 年招收首批硕士生,目前设有法语口笔译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师资力量

目前共有中国教师11人,1名教授,2名副教授;其中博士5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4人;硕士导师9名。1名教师为天津市教学名师。年轻教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7人教龄在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此外,每年聘请1名外籍专家。法语系教师专业水平高,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高级职称教师及高学历教师全部参与本科阶段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工作。

四、科研成果

2017年获批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备案)-法国研究中心,2018年在非洲加蓬邦戈大学建立首个孔子学院。近年来,法语专业教师共获批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备案中心项目,1项天津市社科联调研项目,2项天津市教委项目,2项校级项目。此外,出版译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五、人才培养

法语专业四年制本科学习分为基础阶段和高年级专业阶段。基础阶段为一至二年级:通过法语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法语的发音、变位、句法、语法,初步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和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学风,坚持晨读、听力和背诵,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年级专业阶段为三至四年级:在夯实基础、吃透语法之后,逐渐了解法国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概况,不断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口笔译能力,内容涉及经贸、管理、旅游等方面,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胜任以法语为工具的翻译、教学等工作。


法语专业还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听写大赛、演讲比赛、配音大赛、歌曲大赛、书法竞赛等多类课外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动力。优秀的教学质量使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2019年本科生戎静怡获得全国法语演讲比赛三等奖,邓雪梅获得2021年“永旺杯”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法语交传组优秀奖。


六、国际交流

法语专业目前与法国和比利时共七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机制,为法语专业学生提供3+1、2+2、4+2等各种类型的交流学习项目,涉及文学、翻译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学生可结合自身特点,根据未来职业规划选择参加交流项目。

七、实践基地

法语专业现有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五大道旅游服务中心等。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后,可在相关领域实习。近几年,法语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国际矿业大会、军运会等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及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机构的国际官员交流项目。


八、毕业生去向

法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颇受各类招聘单位的欢迎,毕业生薪资水平位于各专业前列。学生就业单位既有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国家发改委各地外事办公室等政府机关,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法语频道等新闻媒体,也有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还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国际国内企业。学生从事的职业有外交官、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翻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记者、新闻编辑、银行职员、公务员等。另外,法语专业的学生每年均有保送或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法国波城大学、法国拉罗谢尔高商、法国北方高商等中法知名院校继续深造。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