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交学专业推介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2-06-26 阅读量:2


一、专业简介

我校外交学专业于2016年设立并招生,2020年培养首届毕业生,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为外交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选拔基地和外交部遴选单位。外交学专业所在的国际关系学院建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其中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和外交学三个二级学科方向,专业结构完整。

为强化“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特色,外交学专业依托我校外语优势资源,组建“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项目班,采用“专业+英语”双专业模式进行培养。学生修读国际政治-外交学课程的同时修读英语学位课程。英语课程按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由英语学院专任教师授课,同时聘请国外高水平外籍教师,以实现专业和外语的对接和深度融合。

本专业培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扎实的外交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政治和法治思维指导下的理论思考、调查研究、政策分析、组织协调和创新创业等能力,在政治和业务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具备集体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政治敏锐性和国际视野,能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涉外事务部门、新闻媒体、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分析、国际交流和国际新闻评析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大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近年来学院不断完善教师培养发展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一直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名专业教师入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称号。

三、名师风采

李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中国国际话语权、中美关系等,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气候变化领域特聘专家、中国联合国研究联席会议机制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等。 


四、科研成就

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研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巴黎时代中国构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研究》、《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活动中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天津市哲学社科规划重点委托项目《中国“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对外传播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欧盟城市生态治理实践及对天津的启示研究》等。近年来,本专业教师还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观察》等权威报刊和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专著近十部。

五、国际交流

本专业所在的国际关系学院与韩国圆光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州州立大学、爱尔兰利默瑞克大学、日本拓殖大学等多国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设有“3+1”“3+1+1”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学校设有校长特别奖学金之国际实习实践奖,资助学生赴国际组织、境外跨国公司以及境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为期1至3个月的跨文化交际实习实践、课题研究等活动。本专业还面向留学生招生,并已培养多名毕业生。

六、学生活动

本专业重视理论与实践复合,指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类竞赛。“国际政治-外交学”项目班除理论课程外,设置相当比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课程,同时开展模拟联合国、模拟APEC、模拟新闻发言人、外事外交礼仪风采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并聘请具有外交外事实务经验的国内外专家授课,强化学生对外交流实践技能的培养。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获得的重要实践类竞赛奖项包括:第二届全国高校联合国知识竞赛二等奖、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文件奖、第六届京津高校国际关系史竞赛三等奖,等等。


国内外专家授课


第二届全国高校联合国知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第六届京津高校国际关系史知识竞赛获第三名

本专业还引导学生树立“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赴西部实习支教等活动。多数学生都参加过天津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得市级“优秀实践服务团标兵”、“优秀路队”荣誉称号。2019年,8位学生参加援疆支教团,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贡献青春力量。2021年,学生马慧兰为一名3岁的血液病患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天津市第273例、学校第14例、国际关系学院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新冠疫情暴发后,多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为抗疫作贡献。


七、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稳定在20%以上,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外交学院、兰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部分学生硕士毕业后进一步读博深造。出国留学深造学生较多,目前已经有数十人被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录取。除升学外,多名毕业生考入政府或事业单位,被新华社、联合国移民组织、国家图书馆、天津水务局等机构录用。首届毕业生孙玉茹,考取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目前已考取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