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业】奔向基层的女孩——记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毕业生

来源:招生就业处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7-31 阅读量:0



在蓟州区罗庄子镇政府党建办公室处理日常党务工作


在蓟州区罗庄子镇整理党务材料


在蓟州区罗庄子镇党代会做会务服务


在蓟州区罗庄子镇和平村开展党史宣讲


在蓟州区罗庄子镇跟随驻村帮扶组调研困难村产业情况


在蓟州区罗庄子镇助力疫情防控


在蓟州区罗庄子镇助力疫情防控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飞驰在祖国大地上,也同时载着曹惠阳奔向她的未来。来自安徽的她通过天津市2022年度定向选调生招录考试,入职和平区人民政府五大道街道办事处,成为一名青年基层工作者。

“说实话,从通过考试到现在其实一直都是很高兴的,但是真的快上班了还是会感到一些紧张,担心自己刚开始工作可能会犯错,不能很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告别了大学校园,即将开始基层工作的曹惠阳说,“但是我相信自己能在一次次考验和磨砺中百炼成钢,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她补充道。

从班长到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河西区青联委员;从天津外国语大学“我最喜欢的青春人物”到天津市级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在校期间,曹惠阳不仅“身兼数职”,同时也获得了大大小小二十余项荣誉称号。

“学生干部和荣誉称号都已经是‘过去式’了,我的‘现在式’和‘将来式’,都将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也是我最骄傲的身份。”曹惠阳说道。

“要努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曹惠阳心中的红色种子是父辈为她种下的。“我的爷爷是一位退伍老兵,我的爸爸是一位基层民警,他们都在为人民服务的一线岗位上战斗过奉献中。”在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下,曹惠阳在进入大学后第一时间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成为校级“青马工程”学员后,曹惠阳也开始了与基层工作的第一次“邂逅”。

“爸爸是基层民警,所以我对于基层工作的最初印象就是从小到大爸爸回家的时间都特别少。但是当自己真正参与进去之后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还不一样。”参加学校举办的首期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项目的时候,曹惠阳真切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辛苦。

“实际体验下来,基层工作很琐碎,需要自己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次社会实践恰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曹惠阳参与到了组织社区居民举办文艺汇演的工作当中,在这其中,社区居民基层工作人员的和睦相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区里的叔叔阿姨看到我们街道工作人员都特别热情,很快就聚过来拉着我们唠家长里短,夸我们办的活动精彩。”看着社区群众脸上的笑容,曹惠阳也开始思考基层工作的意义。“只有平时基层工作落到了实处,百姓群众才会真心相待,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基层工作者一点一滴的真心付出。”曹惠阳说。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驱使着曹惠阳继续学习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也让她去到了更大的平台。她在天津市各大高校13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市第四期“青马”培训班,在2021年的寒暑假深入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人民政府开展基层实践锻炼。

“第一次去罗庄子镇是在寒假,当时气温是零下26度。”一路奔波,直到深夜才到达这个天津最偏远的镇区,被安排到这里实践锻炼,曹惠阳不是没有哭过。

“那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路途上的这点辛苦和委屈如果都没有办法承受和克服,以后如果真正想从事基层工作,其中的艰苦和劳累只会更多。”她将其看作磨砺自己的第一道考验,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开始了在镇政府党建办公室的实践锻炼。

不同于城市街道,村镇的基层工作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曹惠阳在那段时间常常翻阅《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也是这本书给予了她很多的力量。

“书里写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做知青的故事,我看到了他是如何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最终一步步成长为国家领袖的,其中的很多故事对我来说有很多借鉴意义。”很多务农群众只听得懂方言,不喜欢听大道理,曹惠阳便开始学习蓟州当地的方言,“虽然我是南方人,但还是要说好群众语言嘛。”她笑着说。

两个假期里,曹惠阳加深了对基层工作的了解。“经常要深入各个村落去做一些防火防汛的安全教育宣传,很多时候都是一整天在外面。”即使是在办公室,她有时也忙到凌晨才结束工作。“并不是旁人眼中的‘清闲’工作,自己虽然在学校中担任学生干部,有一定技能,但是远远不够。”虽然很累,但是这段经历却带给了曹惠阳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感受。

“群众特别质朴,他们可能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但是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曹惠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下到村里,有位村民喝醉了跑到村委会,一直在念叨他们村书记的好。“那位村书记比我大不了几岁,平时挺沉默害羞的,不喜欢说话,但是来到这个村才两三年,请了专家指导农业,找政府帮修路,做了很多事。”村民的“酒后吐真言”让曹惠阳看到了以后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榜样。

“行胜于言,不需要你多会说话,只要能够真正的为百姓做些事情,他们就会一直记得你。”曹惠阳说。

驻村之余,从志愿参加课后服务助力中小学“双减”政策落地,到主动请缨投身所在社区疫情防控,无论校内校外,曹惠阳都将自己的课余时间花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在她看来,这更多的是一种“休息”。“这些工作能够让我收获阅历和愉悦,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家庭和学校的熏陶、自己一次次探索与尝试的共同作用下,曹惠阳最终选择了考取选调生,成为一名青年基层工作者的人生道路。“青年人不能做躺平‘佛系’的旁观者,要争做难不住、压不垮的实践者和实干家。身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我觉得基层是需要我们冲在前面的,一起把它建设得更美好。”在和家人沟通后,父母支持了她的决定。

“尽管前路充满未知与挑战,基层工作还有许多我需要学习的技能,但是我相信我拥有最强大的武器能够去克服困难,那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尽自己一份力量,为人民多谋一份幸福。”

像曹惠阳一样,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投身基层工作,将个人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当中,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练本领、展担当,笃行实干,追逐理想。他们也如同一列列在希望的原野上驰骋的复兴号动车,牵引着这片土地去往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字/窦文彤 梁植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