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奋斗酬民族之复兴——校领导在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9-17 阅读量:0


亲爱的2022级新同学,尊敬的各位来宾:

黉门进鼓扬千里,天外冥鸿歌九霄。

Congratulations! Welcome to TFSU!

欢迎你们,2022级3000余名本科生、预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祝贺你们成为天津外国语大学新主人!

你们中,年龄最小的还不满16周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高中阶段,你们经历了世纪疫情,面对诸多困难挑战却始终迎难而上、永不放弃。你们中,熊梓岑同学被四川省委聘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宣讲团成员参加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刘钰琦同学曾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全国一等奖,王钰皓同学参与创作的校园影视作品获省级校园影视展最高奖,李汉南同学主演过《我们一家人》等多部情景喜剧,骆彤同学获得RWDC无人机真实世界全球设计挑战赛全国赛区特等奖第一名、国际赛区小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宋雨轩同学的作品在世界和平书画展国际青少年书画评比中获得特别金奖……在此,感谢你们和你们的家人选择天外! 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天外何其幸也!

入学伊始,恰逢天津本土疫情散点频发的复杂局面,同学们理解支持学校的防疫政策,主动配合学校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热情参与各项活动,表现出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十分欣慰。因防疫需要等原因,尚未报到的新同学时刻关注学校的活动安排,与辅导员老师保持经常沟通,主动配合学校各项工作,表达了希望早日到校的内心愿望。学校相信:这一届新生贤才可教!

大家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前途光明,路在脚下。如何行稳致远?刚才,教师代表、在校生代表给新同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有效的经验,希望大家认真领悟、慢慢品味,牢记家长的谆谆教诲,像新生代表所表达的美好愿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延续父母的骄傲。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殷切期望 “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使命。

一、胸怀“国之大者”,肩负民族复兴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天津外国语大学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应新中国外交事业之需而生,伴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长,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在近一甲子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在我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大师和翻译家,如钟作猷、金隄、朱万清等老一辈知名学者;培养了近5万名校友,活跃在国家外交、外贸、新闻、财经、法律事务、教育等各条战线,我国首支赴非洲维和部队警员王兆琰、第一届“中国中铁海外突出贡献奖得主郝新卫、“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葛云飞等校友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其中,葛云飞导演制作的中国首部英文全景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武汉战疫纪》被全球165家电视台采用!是用国际社会能听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同学们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按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新目标、新任务和对青年提出的新希望,从百年党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志存高远,求索中外,将追求小我价值融入实现大我梦想之中,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二、直面“不确定性”,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外环境日趋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变化多端等挑战和考验,青年一代要不断锤炼担当硬本领,将更多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

面对未知,面对变化,第一反应可能是排斥,接下来可能会焦虑恐慌,然而,这一切不会因为你避之不及而保持原状。青春气贯长虹,唯有不断调整心态定位,把握大局,专注思考,未雨绸缪,才能主动走出舒适区,以不变应万变,化万变为不变。

中秋节那天,收到一位同学的邮件,对学校工作提了一些意见建议,学校做了积极的回应。其中她提到“对于年轻人来说,睡个懒觉可能就是幸福。”同学们,睡懒觉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是幸福,但是,面对本地疫情的严峻复杂局面,核酸检测仍然是预防的科学有效手段。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任何麻痹大意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相对全市、全国防疫大局的需要,我们很多老师每天早早到校为同学们服务,医务人员凌晨4点集合、5点就到位了!其中也不乏年轻人!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能定期免费接受服务周到的全员核酸检测才是幸福!

“学而不怠”是学生的天职!学校全面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广辅修、双学位、项目班、“外语+”与“专业+”等形式多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大型国际会议的翻译和外事接待服务,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研修,不断拓宽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渠道。请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广阔平台,享受学习、自我成长,打造提升核心竞争力,让朗朗书声镌刻青春印记,不负天外时光。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停止精神内耗,拒绝躺平人生,于迷茫中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时保有好奇心,找准努力方向保持45°加速度。与父母经常联系,与老师同学多多交流,感恩师长朋友的陪伴,构建自己的支持体系;制定并执行一个在学规划、读完一个书单、掌握一种能够受益终身的体育技能、学会一件乐器应该是每一位新同学目前在着手完成的新的“四个一”作业!让丰富的知识、科学的判断、充盈的精神世界、阳光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引导每一位同学反对精致利己、孤芳自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三、崇尚“起而行之”,投身民族复兴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跨文化能力要在实践中提高。我校承担着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翻译研究和实践任务、天津市对外交流领导会谈、大型涉外活动等诸多文字转换和现场翻译任务,以及大量的志愿服务任务。多年来,一批批天外学子以过硬的专业本领、良好的精神面貌出色完成任务,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同学们也在其中得到历练,收获成长。一位被美国顶级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录取攻读硕士学位的校友告诉我,她是该专业录取的中国学生中唯一一个来自非985学校的,究其原因,她认为是由于她服务夏季达沃斯论坛的经历和出色表现而被看中。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厄瓜多尔时,担任厄瓜多尔政府官方翻译的是我校校友于尤子,而她在校期间也参加了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代代优秀天外人以实际行动为国际交流贡献智慧和汗水,还有更多奔赴西部、扎根一线或携笔从戎的天外学子,毅然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2019年,我校组织180名师生前往新疆于田县进行实习支教,助力和田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全覆盖。今年,30余名师生将克服时差、气候、语言等困难再次奔赴新疆,用青春和热血在祖国边疆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他们都是新同学学习的榜样!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希望同学们依托具有天外特色的语言训练和复合专业教育,扎实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规则,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积蓄力量、贡献智慧,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2022级新同学们,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历史时间”开始了,希望同学们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天外人的最好成绩!

祝同学们身心康健,德业双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