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实力吸睛!新闻里的天外人、天外事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10-14 阅读量:1


开学以来,砥砺奋进的天外人、振奋人心的天外事持续受到国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全校上下凝心聚力,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天外人·篇】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2年10月6日13:00(北京时间19:00),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荣获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教授郭玉梅作为安妮·埃尔诺的小说《耻辱》《位置》和《一个女人》的译者,以及另一位诺奖得主、200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勒·克莱齐奥所撰写的《金鱼》一书的译者,先后受到了澎湃新闻、深圳特区报、上海文汇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日报网、天津日报、津云、网易新闻、北晚在线等多家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9月24日,在第五个中国人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新华社天津分社采访我校德国留学生苏慕思,在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全球连线栏目播发丰收节特别策划节目《德国小伙在华北感受乡村振兴》。视频中,苏慕思跟随记者一起走进天津市宝坻区小辛码头村,在乡村田野间实地感受中国稻作文化。


9月18日,《人民日报》第5版“青春日记”专栏,刊发了天津市新天钢集团员工、我校国际传媒学院校友杨峥用心用情弘扬传统文化的事迹。文章回忆了杨峥在校期间传承中国非遗文化,教外国留学生打快板的经历,展现了天外学子高度的文化自信、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

【天外事·篇】


为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在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期间达成的共识,9月19日上午,我校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通过线上会议签署了两校合作协议。今年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建交30周年,天津正积极推进与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建立友好城市,在此背景下,学校以天外之为服务天津城市国际化建设,服务中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为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日报网、津云、天津教育报、津门教育微信公众号、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近日,由校党委书记殷奇担任编委会主任,副校长余江作序,图书馆集体编撰完成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藏精选提要丛书·近代日文文献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日文分册”)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文献的整理出版,让“沉睡”的古籍得以“经世致用”,为中日历史文献及文化等多领域研究者提供了参考资料和研究启示,进一步推进了中日两国间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中国日报网、天津教育报、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9月7日中午,我校2022年外籍专家、留学生庆祝中秋节、教师节茶话会活动在国际交流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与会人员在面点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如何制作月饼,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中国日报网、天津教育报、网易新闻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