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三)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10-19 阅读量:3


连日来,天外师生认真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学习体会。

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陈占权表示,举国期盼、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之后,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一名高校宣传工作者,我深感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一要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带头深学悟透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方面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要自觉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坚持“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科学论断,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筑牢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线。三要着力做到守正创新,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重大任务,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研处处长刘宏伟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多个角度为全国各族人民绘制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激荡人心,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作为高校科研处处长,聆听完报告后,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将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狠下功夫,按照报告中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的方向和目标,将会议精神切实转化为谋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为学校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在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地位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国际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焦宁表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章节单独论述。教育肩负希望和责任,我们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人才培养之路,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同时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助力非遗传播与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筑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高级翻译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王瑾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高校党员干部,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广”,学以致用,立足本职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心系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日语学院教师李国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报告令人振奋,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视。我将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教育的部署要求落实到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继续讲好中国故事,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委员赵石薇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这十年恰恰又是全球发生剧烈、深刻变化的十年,风险和不确定性空前上升。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我们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实现了长期保持稳定发展,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成为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来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让我们的心里更踏实,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亚非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教师张馨元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教兴国战略层面的重要论述,我感触颇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期待。我将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当好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勇担教育使命。

通识教育学院教师袁鑫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引我们继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为外语类高校的一名党员教师,将继续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勇担历史使命、贡献天外力量,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魅力,架起“文明互译”之桥,走好“文明互鉴”之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赴疆支教团成员、高级翻译学院刘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举措之一就是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正是我们不远万里,奔赴新疆的使命所在。在大会开始前的党代表采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喀什大学的党委副书记祖力亚提·司马义的发言,她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怀揣着建设边疆的信念,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希望把知识的力量传递下去。作为当代青年,我无比荣幸成为天外援疆支教团的一员,我将满怀爱国爱党热情,将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在援疆支教中身体力行奏响青春赞歌,书写爱国新篇章。

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国际传媒学院吴浩楠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我既为祖国的繁荣强大感到无比骄傲,又深感我们这一代人责任重大。前途光明,希望与挑战并存,相信在第二个百年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带领全国人民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校青马学员、求索荣誉学院2020级金融学(英语)专业宋昕怡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战贫困、促改革、抗疫情、治污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使我倍感振奋,也激励着我不断奋勇向前、迎难而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幸能与伟大时代同行,更应牢记嘱托,脚踏实地,扎实肯干,敢于担当,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创新者与担当者,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用知识、智慧和担当写下自己青春的篇章。

学校党校第61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滨海外事学院2020级朝鲜语专业张仪婷表示,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深受鼓舞,强烈的自豪感和庄严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选择什么样的奋斗方向,对于走好这一生至关重要。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党的科学理论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抱负、展现风采。作为学生骨干,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涓滴努力汇入时代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