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企拓岗活动
实地走访企业
名企校园宣讲会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2022届毕业生326人,涉及12个本科专业和7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院整体就业率超优秀线,在全校48个本科专业中,学院有5个专业位列就业率前十名。学院牢固树立“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为引领”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本科专业建设推动就业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
学院成立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系主任、辅导员为成员,形成聚合力、齐发力的就业工作队伍。学院坚持以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着力点,以推动国家紧缺型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塑造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语言优势为核心,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合力多措并举,提高就业质量
学院将就业指导融入专业教学,发挥全员育人优势合力推进就业。俄语、法语专业将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生涯辅导融入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溶盐于水。捷克语专业设置外交、商务等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专业视野,丰富学生考研和就业方向。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专业将专业竞赛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涌现出陈江威(就职于外交部)、范陈诺(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沈曈(就职于华为)等优秀学子代表。
三、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实践平台
针对非通小专业就业面窄的问题,学院动员专业教师加强与兄弟院校、就业单位的联络,分享实习与就业机会,拓展实习实践平台。意大利语专业通过专业教师主动与天津大剧院、南开中学等取得联系并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学院主动作为,与铃铛阁外国语中学、秦皇岛卢龙县团委签订实践基地协议,为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提供实践锻炼平台。
四、落实帮扶台账,提升服务精准性
在就业服务中,利用非通语种班型小的优势,加强“包联制度”,做到两个百分百,即专业教师百分百参与、学生百分百覆盖,力求做到就业信息投放精准化、就业指导精细化、就业服务专业化。落实就业帮扶台账,学院领导带头包干负责,打通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于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