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在大江厅成功举办《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教材“三进”系列活动俄语专场教学工作坊,俄语系许婷婷、康宁作教学示范,俄语学科带头人姜雅明、副院长王文倩担任点评嘉宾。市纪委监委驻天津外国语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于富来、副组长周秀峰受邀参会。学院全体班子成员、系主任、学科负责人、各专业骨干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会。
会上,学院班子成员向各学科教师代表发放研究生阶段《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
在教学示范环节,许婷婷结合思政内容灵活多样进课堂、平行教材教学理念相呼应的指导思想,进行《俄语演讲教程》与高级俄语视听说课程的融合示范。她以教材第四单元《消除贫困和共同富裕》为例,从热身训练、课文精听、核心概念、演讲技巧、随堂复述和模拟演讲等六个环节展示了教学设计,主张以核心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将微观概念纳入宏观话语体系的方式实现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全面讲解,借助多样化分组协作模式引导学生完成演讲技能训练。她指出,视听说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其思辨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溶盐于水”,变单一语言知识的传授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并行引导。
康宁从思政育人“进教材”、同向同行“进课堂”、潜移默化“进头脑”,即教材的使用情况、具体教学环节的展示以及育人目标的达成三个方面诠释《高级汉俄翻译教程》与研究生翻译概论课程的有机融合。她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例,选取教材第十单元《打铁必须自身硬》中的文本为语料,通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特色等环节的展示,生动还原了教学的全过程。她指出,研究生翻译教学与本科翻译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理论为纲,实践为本;启发延展,学思并举”,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应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不仅要追求精益求精的译文,做一名实践能力过硬的“翻译匠”,更要掌握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成为一名既会翻译、又懂翻译的当代中国“翻译家”。
在点评环节,姜雅明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对教材教学理念的解读与教学内容的编排设计。她表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应当在学生充分理解原著选篇的基础上展开,授课教师需要首先做到自主学习理解并向学生传达阐释原著思想的核心要义。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谈起,将思政理念的学习和讲述落实到具体的经验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王文倩从课堂设计、教学实践等角度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示范,指出应根据本科与硕士不同培养阶段的授课要求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推动《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
学院党委书记安娜结合学院制定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内容,对学院“三进”工作提出要求。她强调,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院党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院处级干部、党员教师以及使用《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的教师要带头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运用好《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将党的最新理论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增强铸魂育人效果。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发挥多语种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鼓励老师们充分利用各类科研、国际交流等工作平台,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通讯员/付美艳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