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授应邀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2-11-23 阅读量:6


为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在教育部高教司、教师司、中文教指委、语合中心、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秘书处、4家主席单位和5家副主席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于11月18日—20日在云端举行。我校副校长余江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行玉华副教授应邀参加研讨会。

余江以“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区域国别学:使命、目标与路径”为题作大会主旨发言。他指出,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备鲜明的跨学科属性,既肩负着增加中文国际知识供给、培养中外文化使者的重任,更承担着践行中国新型公共外交、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使命,着重阐明了新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高度,向多元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变,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从以单一普适性理论为主到兼顾多元特色理论、从具备通用型课堂教学能力到具备专门化教学和传播能力、从中外友好到世界与共”的三大转变,进而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区域国别学的具体融合发展路径。

行玉华在分论坛以“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题进行了交流发言,重点介绍了我校将思政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贯穿于中外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大思政”格局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为国家和地区战略服务,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能力培养核心问题,以及“一条主线、三个跨越、五个结合”的创新实践教育理念和实践教育体系。

闭幕式上,联席会秘书处宣读了第二批新增会员单位名单,我校成功入选。据悉,2017年3月-2022年11月,联席会秘书处按入会标准对提交申请的43所单位进行了初步审核,并将符合条件的单位名单提交2022年11月18日联席会主席团讨论。经综合评议,最终16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办学成熟、具备一定专业建设规模和条件的高校获批入选第二批新增会员单位。

本次会议规模大、专业性强、影响范围广。此次参会以及入选联席会对我校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学校将继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构人才培养体系、拓展人才知识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