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我校两门课程入选2022年天津市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课程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2-12-06 阅读量:6


日前,天津市教委公布2022年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遴选结果,我校推荐的两门课程名列其中。

由图书馆馆长程幼强主持,侯婷、任唯参与的“特别馆藏文献数字化抢救”劳动实践课被认定为天津市劳动教育优秀课程。该课程以我校图书馆“特别馆藏文献数字化抢救公益项目”为依托,从特藏古籍保护知识、古籍修复、特藏古籍数字化规范、古籍数据库建设、操作实践等角度全方位、多维度地设计劳动教育内容。课程通过古籍特藏的“电子信息化”,使学生全面了解古籍保护、修复、数字化知识;掌握古籍文献电子文本转化技能;了解业界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帮助青年学子了解劳动的内涵和意义,塑造正确劳动价值观。学生们通过劳动实践让沉睡的古籍“活起来”,成为“故纸堆”里的“新潮人”,坚定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由日语学院任颖主持、王晓敏参与的中华传统文化劳动实践被认定为天津市劳动教育培育课程。该课程旨在全面贯彻党关于劳动教育的方针,强化本科阶段学生的劳动观教育,设计并指导其参与劳动实践。课程共分为“中华气韵”、“非遗插花”、“魅力汉服”、“多彩民艺”四大教学模块,引导学生从劳动实践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此次天津市劳动教育课程遴选按照参选课程数10%、20%、30%的比例分别认定示范课程6项、精品课程12项、优秀课程19项,并评选出25项培育课程。我校将以此次遴选为契机,持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劳动品质上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