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外“高光”时刻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1-06 阅读量:3


岁聿云暮,日序易新。回望2022,我们经历了困难和挑战,却始终心怀希望奋力向前;回望2022,一条条刷屏“朋友圈”的新闻,见证了天外速度,散发着天外温度,记录下天外故事。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2022天外“高光”时刻,这是属于天外人的独家记忆,也是我们锦时筑梦、韶华不负的光辉印记!

1.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踔厉奋发新征程

学校197个基层党组织组织广大师生通过各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时任市委副书记金湘军来校为师生、党外代表人士作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行动,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举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天津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非凡·这十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发展成果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


2.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成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中心”,成功举办“2022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和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一基地三库”成立两周年暨第二届应急语言服务发展论坛,积极服务于天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3.发天外之声,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学校成功举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国别和区域研究高端论坛·2022”,与市外办共同主办“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特征与世界意义”理论研讨会,吸引来自数十所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同仁广泛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完成委托项目《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英译、委托项目《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英日韩语翻译、《天津概览2022》英文版的翻译以及7批次近10万字的涉外案件翻译工作,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


4.聚天外之智,编写使用好“理解当代中国”

学校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三个专业共12名教师参与编写的《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正式出版,于202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语言类留学生推广使用。学校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共使用39册《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涵盖9个外语语种和国际中文专业,用于67门课程,进一步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


5.以天外之为,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天外模式”

学校成功举办“天津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一体化工作论坛”,本市及新疆和田地区5000余人次参会,为开创我市学校思政工作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共同开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合作共建活动,积极绘制大中小学思政“同心圆”。获批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相关项目立项------“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


6.提天外之质,培育英才筑梦启航

翻译专业学位类别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优良成绩。学校新增9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3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获批国家级和市级大创立项共计96项,其中国家级立项35项,创历史新高。大力拓展就业岗位,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已走访企业107家,不断拓宽学生就创业渠道。


7.创天外之新,科研智库成果不断涌现

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8项,厅局级项目45项。成功开展第四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成立“外国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推广)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成就研究”------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开题论证会、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译文赏析讲座等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活动。


8.结天外之谊,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境外9所院校新签或续签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所高校和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完成2021年17个“汉语桥”项目、14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项目结项,获批“一带一路”本土教师提升项目、外国翻译硕士培养项目、与印尼高校中文教育联合奖学金项目、2022年“汉语桥”项目22项、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专项项目8个,获批项目数和资金支持额度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承办的俄罗斯“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合作业务形成品牌,国际中文教育实现新拓展。


9.凝天外之力,服务社会彰显担当

学校与东丽区人民政府等单位确定合作举办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基础教育合作学校达到10所。举办天津市“中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研究论坛”、2022年西藏昌都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选派88名志愿者为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提供陪同翻译和保障服务。


10.燃天外之情,守护万家灯火

坚决落实党中央和上级防疫指挥部疫情防控要求,做细做实校园封闭管理以及师生返校开学、日常核酸检测筛查、重要会议等各项活动的疫情防控工作。召开校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64次,研究部署专题工作156项。年初,派出156名师生志愿者、17名教职工组成战疫突击队奔赴津南抗疫一线,为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辞旧岁,启新元。凛冬散尽,星河长明。让我们在充满希望的2023年,挺膺担当,勇毅前行,锚定目标,再创辉煌,奋力谱写新的梦想华章!

(内容审核/陈占权 暴士蕊 窦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