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年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在桂林举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科研规划部主任张鹏、副主任胡长栓,第六研究部副主任卿学民等出席会议。张鹏主持会议。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晶教授应邀参会。
此次会议是中研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基地会议。胡长栓介绍了九家研究基地的基本情况;各研究基地分别汇报了2022年工作总结以及2023年工作计划,并就如何办好研究基地提出了意见建议。王均伟作总结发言,并对各个基地未来工作开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充分认识研究基地工作的重要意义,推动新时代党史和文献事业发展;二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党史和文献研究主业,谋划好研究基地的未来工作;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基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迄今为止,中研院在全国高校共设立九家研究基地,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研究基地、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四川大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基地、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
作为中研院在全国高校设立的第一家翻译研究基地,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将严格执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在中研院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并加强与各兄弟基地的横向联系。基地将继续坚持以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为主题,以中央文献翻译人才培养和中央文献翻译研究为中心,提升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的实践和研究水平,特别要就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创新性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文献翻译与传播理论体系。
会议前夕,李晶教授还受邀参加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广西师范大学设立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并作为研究基地代表在揭牌仪式上致辞。
(内容审核/陈占权 暴士蕊 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