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为 勇担当 踔厉奋发的天外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届末考核暨2022年度考核优秀履职风采(十二)

来源:党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3-04-19 阅读量:1


张涛,现任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处长。

工作中,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学以致用,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撰写学习体会,承担研究课题,努力把学习研究收获转化为工作思路和措施。

发展规划处工作期间,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各类专项经费项目建设。认真做好各类统计工作,完成学校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报告及相关专项调研。此外,按照学校要求,作为专班成员承担两轮巡视联络、校内巡察、党代会筹备及博士授权申报等工作。

图书馆工作期间,配合校党委巡察组政治巡察工作并按时完成整改工作。制定开馆工作方案,确保图书馆在疫情期间运行顺畅。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接收图书捐赠管理规定等。完成图书馆党总支和4个党支部换届工作。完善《图书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图书馆总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多措并举组织党员教育及廉政宣传活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馆员队伍。

教师工作部工作期间,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教职工防疫责任,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完成14名博士教师和5名辅导员的公开招聘工作,组织培训班做好新教工入职培训。落实教师评价改革要求,成立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申诉处理委员会,出台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文件。按程序组织27名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聘任工作。探索优化人员配置,规范做好教职工调配管理。完善绩效工资管理,完成二级单位奖励性绩效实施细则审批备案。

郑海呐,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

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抓班子、带队伍,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带领马院全体教师在党建、教学、科研、“大思政课”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党建方面:组建“主题教育理论宣讲团”、“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团”,在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近100场。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日活动获得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

教学方面:《故事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获得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带领教师们探索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天外模式”,举办的系列活动受到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

科研方面:牵头申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机制研究》获得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大攻关项目,2022年带领马院教师共获得6项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她带领马院教师成功申报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经过一年多艰辛的设计、招标、施工及案例的搜集整理,实验室于2023年3月建成完工。接下来将利用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新模式。

高立军,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兼副院长、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所长。

始终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协助领导组织“在线朗读-教师导读-撰写札记”的创新学习模式,撰写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经验材料以《以伟大思想之光 铸学生信仰之魂》为题在《天津教育报》刊发,个人发表理论文章3篇,获批省部级课题1项。坚持以党建工作促业务工作发展,持续不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建设,先后组织赴蓟州烈士陵园、大沽口炮台遗址、北辰区中河头安幸生故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受到《光明日报》《天津教育报》“北方网”“津云”等多家媒体报道。以“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为抓手,深入学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尝试与学生建立同学、同行、同讲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2021、2022年连续两年指导学生获得天津市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一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工作中,敢于担当,不怕辛苦,协助领导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办公区装修装饰和搬迁工作,建成“百年党史”主题“教师之家”,高质量建设“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为新时代马院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贡献力量。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暴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