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研】《外语学刊》刊发我校朱鹏霄、于栋楠论文《中日两国日语教材研究的现状对比与启示》

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3-04-28 阅读量:30


【作者简介】


朱鹏霄,日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日语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基于语料库的日语语言研究、政治文献翻译研究、日语教材评测研究等。兼任中华日本学会副秘书长、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翻译协会常务理事等。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国家及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主持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3项、天津市外专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国家出版基金、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规划等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论著等60余篇(部)。


于栋楠,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日语方向)。主持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发表论文6篇,参编教材1部。

【成果简介】


学术论文《中日两国日语教材研究的现状对比与启示》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材量化评测研究”(19YJA740088)的阶段性成果,全文1.3万字,发表于期刊《外语学刊》2023年第1期,该刊为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AMI核心期刊,ISSN号为1000-0100。

【成果提要】

该文以检索自中日两国文献数据平台的975篇与日语教材研究相关的论文为对象,以量化方法对比发文趋势、研究主题、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结果显示:中日两国相关研究均呈增势,但国内增速低于日本;日本偏重内容分析,探讨编写设计时多基于自身经验,少见评论介绍,国内偏重编写设计,多见对他人编写教材的分析,评论介绍类文章占比突出;中日两国的相关研究在数据收集方面虽有局部差异,但各方法的整体使用序位及其与研究主题间的匹配呈现趋同倾向;中日两国相关研究整体以质化研究为主,但日本的量化研究呈现反超之势,国内的质化研究始终占压倒性多数。基于前文分析,建议国内日语教育界拓展教材研究主题、改善教材研究方法、强化教材比较研究,共同发轫来补足日语教材研究的薄弱环节。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