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交流研讨侧记(之四)

来源:党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3-07-13 阅读量:6


第四分组汇报人,张涛,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处长。

关于新聘期聘任考核工作的基本思路

自年初以来,人事处与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实事求是地制定2018-2022年聘期考核工作办法,审慎平稳地完成聘期考核工作。与此同时,工作专班先后赴兄弟院校调研学习。在总结我校上一聘期工作经验、吸收其他院校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完善了学校2023-2026年聘期(第七聘期)聘任考核工作方案。

第一,坚持系统设计,注重聘考结合。新聘期方案一体推进岗位设置、人员聘任、业绩考核及绩效发放。一是在岗位设置上,根据上级核定的人员总量和结构要求,统筹学科专业建设任务、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等级。二是在人员聘任上,进行分类聘用、分类考核、分类管理。三是在绩效考核上,提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任务,同步修订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坚持薪酬分配同绩效紧密挂钩,树立正确分配导向,实现业绩考核与绩效发放的有机统一。

第二,坚持实干导向,注重工作业绩。新聘期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评价标准,突出工作业绩与贡献导向。一方面,人员聘任既关注个人过往的业绩贡献和能力,也关注未来岗位职责任务实现;另一方面,绩效考核既关注个人业绩完成,也关注学院集体业绩完成,既关注基本工作量的完成,也关注高质量成果的突破,激发教师教学科研工作潜力。

第三,坚持权责一致,注重两级管理。厘清校院两级职责边界,采取校聘校考、院聘院考的模式。校聘岗位人员是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其岗位任务突出高质量,在学校学科建设和重点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二级学院进一步扩大人员聘用考核自主权,按照学校指导意见制定考核细则,开展对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促进岗位聘用与学院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学校开展对二级学院的综合目标考核,激励二级学院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第四,坚持人才为本,注重关怀激励。“双肩挑”人员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专业骨干和“关键少数”。明确对其“双岗双考”,促进其专技优势与管理岗位职责相互渗透、有效衔接。通过减免基本工作量,规定教学工作时间上限,为其协同发挥专技职能和管理职能提供激励约束。重新厘定其他专技系列人员的岗位职责,注重考察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将科研任务与本职工作、行业奖励或业绩创新等打通,激励其立足本岗、争创一流业绩。

(内容审核/陈占权 暴士蕊 暴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