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陈法春出席第四届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校长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发布时间:2023-09-19 阅读量:2


9月13日至14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校长论坛在上外举行,国内外近30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话“人工智能时代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学的使命”这一外语院校共同关心的论题。我校校长陈法春教授代表学校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陈法春以“新形势下的外语学科专业发展”为题,简要介绍了我校面对人工智能这一新形势,在外语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肯定了外语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指出了外语教育事业的时代方位和发展方向,解决了长期困扰外语院校发展“何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性问题,成为外语院校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天津外国语大学依托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先后参与和承担完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中国共产党简史》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等重要中央文献外译工作。面对新形势,教师带领本硕博学生积极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外译相关工作,实现了外语专业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全链条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己任,实行“外语+”“专业+”培养模式,提倡融合发展。同时,重新审视非通用语专业的设置,积极开展了职普融合、联合培养等探索。

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成立于2017年,由来自19个国家的37所以外语教学研究及区域国别研究见长的高校自发组成。13日下午举行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会上达成了《2023-2025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合作共识》。14日上午举行第四届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校长论坛开幕式及主旨论坛,来自国内外16个外语院校的校领导分别作了主旨报告。14日下午召开分组论坛,专家学者围绕“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语言文学交叉学科研究”“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外国语大学在全球文明互鉴中的角色”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内容审核:暴士蕊、窦文彤、张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