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帮助在校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高级翻译学院特推出“就业先锋”典型案例展示活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高级翻译学院2020级英语口译专业学生张钰淇的优秀事迹吧。
就业先锋------张钰淇
张钰淇,女,回族,中共党员,高级翻译学院2020级英语口译专业学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三等奖学金三次。2023年通过招聘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现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岗位为英语教师。
确定方向,勇于试错
张钰淇认为,工作之前,需要先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如果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工作方向感到迷茫,可以先尝试各种不同领域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注意千万不要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实习为自己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研究生最后一年,张钰淇进入一家天津的初创公司,实习期为三个月,工作内容主要围绕校对不同口音的音频字幕及整理时间轴展开。学习了基本软件的操作之后,她发现,初创类公司规模较小,人员结构简单,工作内容繁杂,加班文化严重。通过此次经历,她认为初创公司不适合自己,专业方面也与自己的预期不符。
第二份实习工作是在北京亿滋(食品)有限公司担任口笔译的工作,依托于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平台,为亿滋工厂的国内外工程师提供口笔译服务;与国外供应商对接,协助完成设备硬件软件的组装;进入到数据清洗项目组,对整个大中华区的备件库材料进行数据清洗,与美国总部负责备件库材料的工程师进行对接。这次的实习经历不仅为她丰富了简历内容,也让她积累了很多实战口笔译的经验,并了解到很多除了语言之外的专业性知识。
保持积极态度,多条腿走路
1月份毕业后,张钰淇从择业地点、专业方向、家人建议等方面着手,明确好自己的就业方向,准备好就业材料,如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简历、相关专业资质等,秉持着勤刷、多找的原则,从微信公众号平台、各学校官方网站、政府公务网站、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平台入手。
张钰淇以自己的经验劝诫学弟学妹们,就业过程中,切忌消极怠工、混噩度日,不要每天躺在床上刷社交媒体,要积极寻找,保持一个向上的心态。面对就业带来的焦虑,要多与周围的家人、朋友谈谈心、说说话,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想和经历,互相分享就业资源。
打铁还需自身硬
等待用人单位初筛简历的过程中,专业课的学习不能停止,还是要多多学习,增强自身能力。感到焦虑和迷茫时,学习和看书能够缓解就业等待而带来的焦虑。拿到面试邀请之后,要静下心来准备好相关材料,与HR积极沟通,根据笔试面试要求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拿到offer之后也不要太过激动,不要盲目接受offer,也要多方比较、权衡利弊,问清用人单位岗位的待遇,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优选择。经历半年的找工作之后,张钰淇顺利通过了燕京理工学院的相关考试,成功转正,进入到人文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担任英语专业专题口译、英语演讲、以及英语口语实训相关课程的教师。
张钰淇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没有等待出来的成功,只有行动出来的精彩,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有打牢基础,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郭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