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质量,确保基地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完成五年建设任务,2月26日下午,学校召开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规划审议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任、副校长余江教授出席会议,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余江指出,应加强理解、深入把握获批国家级平台的意义,找准各部门工作的发力点,强调基地对于学校工作的三方面作用:一是工作牵引作用,要站在国家层面理解基地的引导作用,相关工作要有更高站位。二是资源聚集作用,可以依托国家级平台,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获得或参与更多更高层次项目。三是效应放大器作用,借力国家级平台,提升相关工作的层级和影响力。他强调,2024年工作计划和五年规划要凸显天外特色,基地建设计划与规划应紧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重点工作;要凸显天津特色,基地建设应立足天津,用好天津的文化名片;要凸显国际化特色,充分发挥外语类院校的中文国际传播和中外语言交流特色优势,找准发力点和落脚点,避免基地同质化发展。
国际传媒学院副院长俞春玲领读相关文件,就2024年基地工作计划和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说明,简要介绍了兄弟院校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优秀案例。参会各单位代表对2024年基地工作计划和五年规划提出了具体建设性意见。会议确立了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工作月报机制。
通过本次会议,我校各相关单位深入学习了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方针政策,明确了语言文字工作重点任务,确定了我校建好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工作方向,拓展了建设思路和协同创新路径。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探索、凝聚力量,为推动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天外之为。
(文/通讯员 杨近水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李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