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育报】这所大学“美”进了全国教育媒体采访团成员的心里|全国教育报联盟走近天津教育

来源:天津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4-04-21 阅读量:1







春风和煦,花开醉人。在五大道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迎来了四川、河南、江苏、甘肃、上海、山东、浙江、陕西、天津等9个省市的《教育导报》《教育时报》《江苏教育报》《甘肃教育报》《东方教育时报》《山东教育报》《浙江教育报》《教师报》《天津教育报》等9家全国教育报联盟成员单位的负责人、编辑、记者一行40余人入校采访。

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地理位置优越,被认为是天津市地理位置最好的大学之一。一下车,采访团的外地记者们就发出了的一声感慨。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拍摄建筑风格与众不同的学校钟楼并感慨:大学居然还有这样的环境。校园建筑浓郁的异域风格,再配上外语专业特色的氛围,给全国教育媒体记者迎面而来一轮独特的视觉冲击。

学校有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3个(外语语种3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学校拥有全国唯一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国家特殊需要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学校借助外语语种专业多、国际交流渠道广的优势,深化中外民间交流,大力推进留学天津品牌建设,已与世界47个国家的30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来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或者短期研修。同时,作为中外交流合作前哨,学校在海外建有9所孔子学院,位居天津市第一。

在学校人员细致的介绍引导下,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天津市首批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给大家介绍,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是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项目,所在的钟楼是国家级文保建筑,拥有百年历史,实验室总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服务于学校思政课教学及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

作为一所外语特色院校,外语特色的细节在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有呈现。周红蕾指着实验室入口处的精神堡垒雕塑笑着问:大家看看能认出几种文字?原来,一座雕塑上就有着30多种不同文字,侧面展示了学校外语学科的优势和积淀。

天津是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几年思政育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天津外国语大学这几年在思政育人方面出招发力,发挥外语特色优势,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此次全国教育媒体采访团进校采访,天津外国语大学以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向大家重点介绍了学校结合外语专业特色优势,通过培养高端翻译人才、夯实外译学术研究、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等举措,时代同行,为中国发声,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大力弘扬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了天外智慧和力量。

天津外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带领大家参观实验室,并细致介绍了实验室的各项内容和细节,以及学校相应的工作亮点和成绩。实验室以融通中外、数智赋能、共建共享、实验创新为建设理念,精准聚焦中外民主政治比较、中外抗疫实践比较、中外生态治理比较、中外社会建设比较、中外经济发展比较等5大板块,通过实景化的100中外制度比较鲜活案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比较中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增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自立,不断开拓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全新路径。

学校师生先后承担和参与完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丛书、《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中国对外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等50余部、近1000万字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任务。

天津外国语大学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同创建了全国唯一服务国家特殊需要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涵盖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4个语种。

在一系列的讲述中,全国教育媒体采访团一行对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认识逐渐加深,也对学校的专业实力和办学成绩有了直观感受。

时间飞逝,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走访聆听带给采访团一行强烈的意犹未尽感。大家下车时被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独特美的校园环境所吸引,在随后的走访中又一次被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亮点之击中心房。这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凭借其独特的深深地走进了全国教育报联盟成员心中。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mOJWl2oGLg7JBaoSPB9t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