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第四届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

来源: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4-05-02 阅读量:5



4月24日—25日,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伏师大孔院”)成功举办第四届“中文指南针”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意大利以及中国等五个国家50多个城市共计222名汉学家、中文教师和100多名中文学习者。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本次盛会,共同探讨和分享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当地时间4月24日10点,第四届“中文指南针”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开幕,伏师大孔院俄方院长娜杰日达·尼古拉耶夫娜主持,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曹士海,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校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科罗特科夫出席并发表致辞。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通过视频发表开幕式致辞。

第四届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开幕式

曹士海在致辞中指出,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俄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随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俄罗斯对高水平中文人才的需求激增。本次论坛探讨如何更好培养社会需要的中文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希望以此为新起点,为促进中俄友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为加强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公参曹士海致辞

陈法春在致辞中表示,天津外国语大学是中国最早设立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心的20余所高等院校之一,学校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始终重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活力。两校合作共建的伏师大孔院自2011年正式运行以来,工作成果丰硕。目前,汉语已经被纳入伏师大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孔院开设的多类中文课程及文化活动受众超过30万人次,直接促成了伏尔加格勒和天津市结为友好城市。在促进中俄两国人文交流、深化国际理解、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就受到了俄罗斯汉学家和中文教师的一致好评,此次论坛定会继往开来,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科罗特科夫强调,随着俄罗斯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汉语学习的热情持续升温,因此,本次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家学者们将共同探讨汉语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策略。在当前形势下,作为俄罗斯南部地区的重要孔子学院,伏师大孔院为汉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文化交流平台。

伏师大校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科罗特科夫致辞


本次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精心设计了主旨演讲、分场会议、主题圆桌会议以及大师课四大环节,全面涵盖了汉语教育的多个层面。主旨演讲环节聚焦于汉字研究、教学问题以及职业标准等主题,学者们基于理论研究,分享了对汉语教学挑战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分会场讨论了诸如表情包在中国网络沟通中的作用、字谜教学法等热门话题。研究者们的探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延伸到了汉语流行语的现象,与会者间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互动。

分场会议现场


圆桌会议环节集中讨论了汉语教学与方法的研究文献、特殊用途汉语的教学问题,以及课堂之外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从不同视角深入分析了汉语教学问题和中国文化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大师课环节向参与者介绍了“自由写作法”“实用汉语课程的初期培养策略”以及“创建吸引力的教学环境”等教学方法和理念。

圆桌会议现场


本次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不仅丰富了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推动了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伏师大孔院将持续肩负起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重任,不断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通过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和活动,为全俄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和教学方法,为构建中俄人文交流的桥梁、为世界语言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合影


(文/通讯员 姜新昊 李馨 摄影/通讯员 姜新昊 祁智威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