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提升职业技能,在职业实践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将学校关于劳动教育周活动的相关要求落实落地,紧密结合深入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的实际,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荣誉学院开展了“职业+”劳动教育周活动,2023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
聆听职业启蒙教育,从提高兴趣到实现岗位的双向奔赴
陈智芳部长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培训
劳动教育周首日,学院特邀北方人才能建中心陈智芳部长,为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培训。从各类岗位详解到个人简历设计,从注重匹配社会需求到有规划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等,同学们通过讲解认识到,要从入校开始就着手提升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拓展视野,力求全面发展;要加强社会实践,积极参与校外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要拥有适度的就业期望值,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发展意识。
走进东疆港区参观,从书声琅琅的校园到自动化智慧物流中心
组织学生赴天津东疆港保税区开展参观实践
劳动周的第二站是组织学生赴天津东疆港保税区开展参观实践活动。在东疆产业与创新发展展示中心,学生深入了解了东疆港区的融资租赁、航运物流、数字货运、跨境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和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在考拉海购华北智慧物流中心,学生现场观摩学习了跨境商品从下单、分拣、打包到快递发货的全链条业务。通过东疆港实践教育,学生们对数字经济时代劳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了全新的认知,为日后躬身入局树立了积极的劳动观。他们深深体会到,外贸“新三样”异军突起,大飞机、游轮等高端装备频频突破,天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澎湃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个人专业发展前途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加强学习规划与过程管理,在潜心修学中锤炼过硬本领是大学期间的不二选择。此次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自我劳动观、劳动精神的塑造,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创新思维,新质生产力的“新”已经进入了年轻人的心灵深处。
来到海教园区实践 从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企业导师开展授课
劳动教育的第三站是组织学生深入到数字经济领域开展新型业务劳动实践。天津开放大学跨境电商产业园,作为学院理事单位,也是学院特色劳动教育基地。学生们详细了解了天津开放大学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基本情况和各功能点位,并就跨境电商、直播电商、新媒体运营等数字贸易新业态进行了深入全面了解。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分为两组进入到入驻园区的跨境电商企业和新媒体企业,跟随企业导师进行实操学习:新媒体组的学生学习了拍摄和直播的专业知识,并进行了实操训练;跨境电商组的同学学习了有关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在电商平台进行商品的上架与管理。此次实践活动在全面提升学生数字化能力和职业劳动技能的同时,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态势。
学生进行直播实操训练 学生进行跨境电商运营学习
通过整周产业学院特色“职业+”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在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劳动精神培养和职业劳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劳动情感、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全面提升了个人的综合劳动素养。今后,学院将继续依托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具有天外求索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深化校、企、地三方合作,打造区域劳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为学生职业劳动技能持续赋能,力争在产教融合上善作善成,在提升人才质量上见行见效,奋力谱写天外复合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新篇章!
(通讯员/张琳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