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育报】解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天津密码”

来源:甘肃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4-05-08 阅读量:3


天津外国语大学:从思政建设看为国育才

坐落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内的钟楼,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建筑。如今,这座历史建筑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总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位于百年钟楼的底层和一楼侧房,是天津市首批“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实验室以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通过实景化的100个“中外制度比较”鲜活案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增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自立。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意识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在不断强大起来,我要努力学习,把真实的世界介绍给中国,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英语学院学生范默然参观实验室后,在实验室留言板上留下这样的话语。

不断创新改革,为学生提供“思政金课”营养的天津外国语大学不仅在校内学生培养方面下足了功夫,还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一体化建设“天外模式”,初步构建起了全学段的“协同作战”思政育人崭新格局。

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资源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天津外国语大学牵头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辐射天津市、河北省等地28所中小学,打出“大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组合拳”,将“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创新课延伸到中小学,利用调研、见学、展示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拨开迷雾、获得真知,在“行走中”把“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天津外国语大学顺应新中国外交事业之需而生,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在我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大师和翻译家。

这份光荣的历史,让天津外国语大学扛起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责任,发挥高端翻译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的优势,致力于中央文献外译、文化外译、学术外译等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让国际社会、国际友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断讲好中国故事。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kmQZc9qY78D7vBPrNeW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