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落实落地,培养兼具跨文化交流能力、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注重学生国际化实习实践能力的提升,今年以来先后有3名优秀学子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习。
2020级外交学专业本科生范嘉元通过简历初审、部门负责人面试,于2024年1月1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国际伙伴项目部录用为实习生,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线上+线下”实习。在职期间,他协助项目专家搜集中心在东南亚、中东、太平洋岛国开展合作项目所需的信息,撰写高等教育政策国别调研约1万字;协助完成工作资料的整理、翻译、编辑和校对,起草会议纪要15份,各类工作文档近百件;参与东南亚地区高级别政策对话会筹备与执行,撰写会议概念文件、日程手册和新闻稿,并为中心领导访问地区国家起草谈话参考;参与埃塞俄比亚教育部长、沙特苏尔坦亲王大学代表团接待工作。范嘉元同学实习业绩得到中心领导、同事一致肯定,获评优秀实习生。
2021级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的李欣同学成功获得Institute of Euro-Asian Culture-IEAC(法国巴黎欧亚文化研究所)非政府组织的实习机会,于2024年1月至4月进行了3个月的远程实习。实习期间,李欣担任该组织国际法项目助理,并担任10人小组实习生的组长,参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有关性别平等、绿色教育、非政府组织论坛等多项国际会议并负责会议记录,参与多场学术研讨会,负责联合国未来峰会与教科文组织教席活动的相关筹备工作,并在实习结束提交全英文国际法学术论文,获得主管高度认可与组织最高级别的实习生表彰。
2021级法学专业的朱晨瑀同学成功获得Institute of Europe-Asian Culture(IEAC)的实习offer,已于2024年4月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作为研究所的国际法项目助理,她的工作致力于推进创建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参加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大会,进行研究所的国际法项目研究等。
谈及收获和体会,范嘉元说,联合国系统实习充满挑战性,要胜任岗位必须做好三点:一是做好规划,兼顾实习任务与校内学业;二是做好功课,利用实习单位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等资料熟悉单位业务;三是保持灵活,多同直属上级和同事交流,了解各项业务流程,适应不同工作任务。李欣说,人生不设限,要立足专业知识,精进语言技能,每个梦想家都能有机会在全球治理中发出中国青年声音,跑出自己青春的成长加速度。朱晨瑀对于接下来的实习充满信心,她表示,除了帮助主管进行国际法上的学术研究,对当前的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非常期待参加5月份的联合国民间社会大会,在那里会有许多的国际民间社会组织机构和研究所对未来协定草案进行探讨交流。
前往国际组织实习交流是我校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毕业生更宽领域和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关系学院将继续以“中国情怀 世界眼光”的院训为目标,鼓励更多优秀学生赴国际组织开展实习,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文字/通讯员 孙鑫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暴士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