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外与印度尼西亚合作院校布拉维加雅大学(以下简称“布大”)以“中印尼文化交流互鉴”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艺术展。展览包括中印尼互鉴回顾、印尼繁花集市、印尼扎染工坊三部分。本次活动是“海河韵·千岛情”202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印度尼西亚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
校领导
中印尼互鉴回顾展区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印尼文学互鉴”,展出了深受中国文学影响的印尼现当代文学作品,如:印尼华人小说、诗歌集和剧本。这些文学作品丰富了印尼现代文学成果,是中印尼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印尼艺术交织”,展示了印尼国粹蜡染巴迪克布艺和传统刺绣工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印尼这两项传统工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图案绘制、色彩运用和材质选择等方面。第三部分是“中印尼美食融合”,展出了各色中印尼融合美食,如:花生糖、绿豆糕、桃酥及其他茶点。在印尼,受到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的印尼传统食物有很多。中印尼融合美食既有印尼的特色辛香调味,又兼具中国的烹饪精髓,风味独特、别具一格。布大文化学院院长哈玛玛女士介绍道,该展区是印尼华人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印尼两国友好交流的见证。
展览
印尼繁花集市是展览日最受欢迎的展区。在这里,师生们可以选购印尼的特色食品和巴迪克蜡染布。琳琅满目的美食摊上摆满了印尼的饼干、糖果、糕点、饮品、食材和凉拌菜。布大教师阿里先生在美食摊上热情地向天外师生介绍:印尼的花生文化是华人带来的,甜美的花生糖象征着中印尼甜蜜友好的情谊。集市另一边的布艺摊上摆放着印尼特色蜡染花布,五彩斑斓宛如热带繁花。印尼花布上彩绘的牡丹、凤凰、蝴蝶和生肖图案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文化元素。观展师生不禁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中国花布还是印尼花布呀?”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学生黄钢介绍道:“这是印尼拉森地区的巴迪克蜡染花布,是中印尼两国布艺交流互鉴的结晶,更是祖先们传下来的中国好故事!”
集市
印尼扎染工坊是实践体验区,让天外师生亲身体验“海上丝路”艺术。活动期间,布大教师法蒂玛女士耐心地为师生讲解扎染的工序------备料、扎图、浸染、洗涤、晾晒等。她表示,扎染是中国和印尼都有的布艺形式,能够为大家讲授印尼的扎染方法,她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在印尼扎染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中国的元素,寓意中印尼艺术交融。师生们纷纷动手参与创作,手中的白布渐渐地晕染色彩,迎风摇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赵林江老师开心地表示:“印尼扎染工坊办得真不错,bagus (非常棒)!”
手工扎染
“中印尼交流互鉴”文化艺术展的举办提高了学生参与涉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了师生对中印尼文化互鉴历史的认识,加深了师生对“海上思路”沿线国家文化艺术的了解,为我校发挥多语种优势,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水平外语人才注入了活力。
(文字/通讯员 曹葭 摄影/记者 马莉 学生记者 努尔达娜 汪晓轩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