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担当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和桥梁

来源:《世界文化》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4-05-27 阅读量:97



5月25日,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七届国际文化节开幕,来自俄罗斯、埃及、亚美尼亚、日本、哥伦比亚等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 余名外籍师生,与10个天津非遗、天外文创特色展区一同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国际文化盛宴。在天外,还有一本杂志,同样为读者展现各国文化艺术绚丽缤纷的一面。


《世界文化》编辑部自1980年创刊以来(前身为《文化译丛》),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以编译为主,广采博览。刊物以关注世界文化现象、采撷人类文明成果、介绍异国现代生活信息为办刊宗旨,以增强读者文化素质、提高文化品位、开阔文化视野、拓展文化情趣为努力方向,历代编辑人员守望初心、砥砺前行、薪火传承、弦歌不辍,成为我国高校类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月刊的佼佼者。

------博采众家之长,彰显办刊风格。刊物依托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外语学科优势,广采博览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精华,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创新,逐渐走出了一条文化普及与学术通识化兼收并蓄的特色发展之路,突出“用专家的眼光看问题,用大众的语言讲文化”的办刊风格,逐步形成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包容开放、思想深邃为核心特征的独特办刊理念。
------坚守文化品位,凝练栏目特色。刊物始终坚守自身独特的文化品位,时刻关注和精准把握全球文化发展的前沿动态、思想潮流、热点问题及焦点人物,注重塑造刊物的前沿性、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普及性及通俗性等综合特质。常年以来精心打造的“关注”“人物”“艺术”及“区域国别”等特色栏目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并赢得国内外期刊业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追踪文化热点,塑造学术品牌。刊物既注重普及读者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加强文化普及的可读性及趣味性;也十分崇尚刊发文章的思想引领和学术价值,追求思想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每期刊物选题时刻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引领潮流的文化现象、令人深思的发展命题及紧扣时代脉搏的思想律动,读者一刊在手,即能全方位领略世界的发展态势和文化的包罗万象。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报告(2022年)》中,《世界文化》首次入选人文社科期刊AMI核心期刊(扩展版),充分表明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业已赢得我国权威评价机构的积极认可。

AMI核心期刊扩展版


------联通中外文化,辐射无远弗届。作为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化综合类期刊,力求突破校办期刊的地域局限,秉持“站在天津看中国、立足中国观世界”的开阔视野,旨在将其打造为联通中外文化交融互鉴的文化使者和友谊桥梁。据统计,《世界文化》机构用户达2000余家,分布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以及北大、复旦、人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名校及研究机构。刊发文章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力求向中国读者讲好世界故事,向世界读者展示中国形象;积极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力,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交融互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力推数字转型,拓展传播渠道。在当前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及出版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刊物积极应对传播环境变化,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扩大在数字平台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全力打造“《世界文化》微信公众号”的同时,还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超星等多家知名数字媒体展开业务合作,且被《读者》《青年文摘》等名刊长期关注并选载收录。2021-2023年,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联合发布的“中国人文大众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海外排行榜中,《世界文化》连续三年荣晋前50名,也是榜单前50名中唯一由高校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期刊,其中最高年阅读量达115万。

2020-2021数字阅读影响力证书

2022数字阅读影响力证书


2023数字阅读影响力证书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亟需培养一大批具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及广博的知识背景的人才。《世界文化》月刊作为一本熔铸思想性与文化性、普及性与通俗性、深邃性与广博性一体化为特征的文化综合类杂志,确信将会为塑造新时代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养料和智识资源。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朱鹏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