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津彩行·丝路情------天津外国语大学2024“大使进校园”活动(欧洲篇)成功举办。来自保加利亚、捷克、芬兰、罗马尼亚、波兰五国的驻华使节,市外办副主任郭强、联络处处长李文家,市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俊艳,我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出席活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上述五国语种专业师生代表和学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近90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校长李迎迎主持。
郭强在致辞中表示,天津市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对外交往布局,发挥天津港口、职教、产业、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深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搭建国际大型会议活动展会等高端国际交流平台,打造优质国际交流品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聚国际高端要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面向全球聚资源、聚客源、拓市场,提升城市开放度、包容度和亲和力,优化国际营商服务环境,面向世界宣介天津,增强天津城市国际影响力。天外为推动天津市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各相关国家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驻华使节在天津多走走,多看看,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合作新篇,共创美好未来。
周红蕾指出,人文交流始终是中欧关系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依托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双方在教育、文化、体育、科研人员流动、青年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学校与欧洲124所高校建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访问交流、学术研讨、师生互访不断,交流频繁,在俄罗斯、葡萄牙、匈牙利、乌克兰等欧洲4国建有孔子学院。在学校多年办学历程中,各语种专业特别是非通用语种专业得到了外国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驻华使节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所在国更多高校与天外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推荐更多留学生到天津、到天外留学,招收更多的天外学生到所在国高校留学,双方合作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深入推进两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王俊艳表示,五国驻华使节齐聚天外,为天津与欧洲国家高校在教育领域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次举办津彩行·丝路情------天津外国语大学2024“大使进校园”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天外与各驻华使馆的沟通和联系,助力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和外语类人才培养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各位驻华使节以此次活动的举办为契机,推动所在国高校与天津高校在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促成更多欧洲学生来我市交流学习。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安德雷伊·特霍夫,捷克驻华使馆副馆长、政治经济处主任马金,芬兰驻华使馆教育与科学参赞欧力,罗马尼亚驻华使馆教育与文化参赞克劳迪尤·弗洛里安分别介绍了所在国与中国的教育交流合作、母语在对方国家开设情况、互相接收对方留学生情况以及语言文化交流情况。他们表示,在天外即将迎来60周年校庆之际,非常高兴应邀参加大使进校园活动,将积极推动所在国高校与天外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加快推动所在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双向奔赴”,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助力人文相交、民心相通,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同时,诚挚邀请天外师生积极参加驻华使馆组织开展的各类文化教育活动。
我校保加利亚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捷克语、芬兰语专业学生声情并茂地演绎了《蓝色的高山》《不会发生两次》《你的语言》《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选段:念故乡》《山坡小屋》《五月之歌》等节目,现场宾朋同乐,气氛热烈。
在校期间,各位驻华使节还参观了校园、北疆博物院,并分别与保加利亚语、捷克语、芬兰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专业的师生谈话交流。
“大使进校园”活动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自2017年举办首届活动以来,已逐渐成为我校的传统特色品牌活动,成为天外与世界对话的窗口、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举办若干场次“大使进校园”活动,通过文化搭桥、语言铺路,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主动承担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责任,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摄影/记者 马莉 天外学生记者团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占奇)